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产妇乳腺炎 >> 正文 >> 正文

母乳喂养及乳腺炎防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20-10-29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0319.html

专题报道

母乳喂养,虽然不能说是学术前沿的课题,却事关千家万户,事关下一代的健康,事关新妈妈的产后康复。然而,母乳喂养的最常见的阻碍是乳腺炎。

乳腺炎,在临床上完全可以说是不起眼的课题,可是带来的痛苦却一点儿也不小,直接影响月子的质量,影响家庭的幸福,是必须善加管理的。可在这个领域,认知仍有不同,还是有不少学术上的争鸣,这对患有乳腺炎的新妈妈来说,无疑会带来困惑的,也给母婴行业的健康从业者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患有乳腺炎的妈妈能不能按摩?能不能哺乳?用药之后能否正常哺乳?等等。

年10月11日,在这个金秋十月,普陀区妇幼健康与教育学会(简称妇幼学会)特别举办了一场“母乳喂养及乳腺炎防治学术研讨会”,两位妇幼领域的权威主持这次研讨会,6位行业大咖悉数到场,另有位乳腺科、产科护理、B超影像科的医护人员积极互动,26位从业人员以及10个新妈妈及家庭的倾情参与。

大会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乳腺炎”这个主题,包括“哺乳期乳房按摩的是是非非”、“哺乳期到底能不能按摩”“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即六步奶结疏通法干预积乳症”、“超声医学在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孕产期乳房疼痛管理经验分享”、“基于循证的乳腺炎妇女哺乳指导”,还有一系列的临床经验分享等等。这次研讨会,本着正本清源的目标,极大地增加了这个领域的学术共识。

本次大会,得到了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大力支持,普陀区科协领导刘强副主席、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会长李善国亲自到场致辞,妇幼学会各届领导也全程参与。

大会进行了一整天,很多到场专家表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地探讨这么常见的临床议题了,因为这个领域并不是学术制高点,也不是吸引眼球的热门话题,完全是为了减少新妈妈哺乳期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增强人民福祉的公益之举。

妇幼学会的新一届会长蔡元元表示,这不是一次会议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连续探讨,深入研究,持续创新,才能真正解决临床上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所以,我们将来还会引入更多的乳腺炎诊疗角度,比如心理学,营养学,家庭新关系管理,以及孕期调理,体质调理,甚至月子微环境设计等等。

本次大会的精彩看点

1

首先

两位行业大咖作为大会主席:乳腺科权威庄志刚教授、产科护理权威黄群主任。

以他们的高屋建瓴,不仅引导整个会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提炼共识;更是给每一位实践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启发。

乳腺科权威

庄志刚教授

产科护理权威

黄群主任

一、

哺乳期乳房到底能不能按摩?

基本共识:正确按摩可以缓解乳房疼痛,疏通乳腺,促进排乳。不当按摩则可能损伤乳腺,导致炎症或脓肿扩散,或者加重乳房水肿,甚至形成血肿。

精彩

内容

医院乳腺科赵春英教授,介绍了“奶结”的疏通手法,她通过例、医院的大样本实践和循证观察,证实这个方法是切实有效、安全可靠的。

这套手法不仅获得了国家权威认证,还被纳入“一路一带”的国际推广项目。

但是,手法虽好,也有禁忌症,比如如果乳汁淤积发展到了乳腺炎,合并严重水肿,就不宜使用这套手法了。应先用中药外敷或者冷敷等的方法消除水肿。

长妇婴的乳腺科主任沈卫达,把本院多年来开展的乳房疏通的工作经验加以总结,结合最新乳房解剖最近国际研究动态,把包括生理性奶涨、乳房胀痛、乳腺炎在内的乳房疼痛作了分期,并形成了一整套基于评估基础上的护理、按摩和治疗的乳腺炎防治体系。也践行了长妇婴“无痛哺乳”的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特色。

普陀妇婴保健院的乳腺科邹群主任,从现状出发,剖析了各种关于乳房按摩的说法的背后原因,从乳房结构和解剖层面指出正确按摩和不当按摩的区别。

医院B超一科何峥主任,则按照乳房疼痛的十期分法:生理性奶涨前期、生理性奶涨期、乳房胀痛、乳汁淤积、积乳囊肿、乳腺炎前期、成脓早期、成脓期、溃脓期、愈合康复期,给出了B超影像的具体解读,为临床的精准按摩、精准穿刺等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拓宽了B超在乳腺炎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

二、

乳腺炎防治哺乳指导

基本共识:从心理、生理、饮食、家庭环境、药物等多角度寻找乳腺炎发生原因,从源头进行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精彩

内容

国妇婴杨晓敏护士长,在多年的母乳门诊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出成体系的服务沟通语言,用最科学的方式,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服务于临床,为新妈妈带来高质量的服务。

医院母乳喂养高级实践专科护士盛佳,对于乳腺炎时如何继续哺乳?用药了能否哺乳?乳腺炎反反复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等等热点话题,通过大量的循证医学数据,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

乳房疼痛

基本共识:乳房疼痛原因很多,找到具体原因,对症处理。中医调理在缓急止痛方面有优势。

精彩

内容

现场,一位新妈妈的提问,她的乳房疼痛困扰她5个多月了。专家们对此展开了讨论,并建议她找专科医生排除乳房疼痛可能的原因:乳汁淤积,乳腺炎,乳腺脓肿,乳头白点、水肿、溃疡、皲裂,霉菌感染,雷诺氏病、神经性疼痛等。对于神经性疼痛,中医缓急止痛的调理办法,相比止痛药布洛芬,这位新妈妈更能能接受一些。

四、

乳汁过多

基本共识:从哺乳方法,饮食控制、中医调理多角度干预。

精彩

内容

1.盛佳护士从单边哺乳的技巧,通过乳汁的自我调控机制,来逐步减少乳汁分泌,到达供需平衡。

2.赵春英教授认为,乳汁过多,从中医角度来看,有一种可能是气血不足,摄纳无权,具体需要仔细辩证,建议进行个性化调补。

五、

第一口奶与过敏

基本共识:第一口奶非常重要,是可能导致过敏体质的因素之一。

精彩

内容

针对一位新妈妈的现场提问:她的第一个孩子过敏严重,第一口奶吃了配方奶。第二个孩子纯母乳喂养,没有过敏现象。这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

1.大会主席黄群主任认为,婴儿由于肠壁细胞间隙尚未闭合,第一口奶如果是配方奶,可能导致过敏。她还说,健康足月儿,出生后自带能量,不建议轻易添加配方奶;

2.杨晓敏护士长充满关切地安慰这位充满内疚的新妈妈,不必自责,那是当时条件下的最好选择,往前看,积极干预积极调理。

六、

其他

涉及了肌肤接触,住院3天哺乳指导,生理性奶涨的干预,婴儿口腔问题的识别等话题。

1

2

3

4

5

6

现场瞬间:参会者兴致勃勃,高度专注。

总结

这次大会,形成了一些共识,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乳腺炎防治的临床实践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炼,比如:

01

乳房疼痛细分期与临床意义(保守疗法边界,降低穿刺率,指导手法精准性,沟通预知准确性)

02

反反复复乳腺炎原因探究:乳房结构,饮食,体质,宝宝口腔等等

03

乳汁成分,乳汁流动性与乳腺炎关系

04

新的乳房解剖认识及临床意义

05

炎症的反应过程与B超之间的关联

06

饮食、调理与母乳、乳腺炎的关联

07

乳孔不通的各种原因分析以及干预措施

08

乳腺炎患者心理建设,及服务体系、沟通语言的系统化建立

09

乳腺炎系统性预防措施等等

最后

妇幼学会会长发出邀请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不建议单打独斗,我们愿意用整个平台,支撑你的努力,也只有你追我赶,才能让精彩继续。

请大家积极邀请更多研究者加入我们行列,让我们为更多新妈妈的家庭和身体健康努力。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重新起航,预期明年此时,有更加精彩的呈现!

本次大会专家简介

庄志刚教授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乳腺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妇幼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肿瘤整形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妇幼协会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UCLA,MAYO和奥地利AKH医院访问学者

黄群主任

◆主任护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原护理部主任

◆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副主任委员延伸学组主任委员

◆上海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上海妇幼保健协会理事助产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妇产科护理质控组组长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赵春英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创始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健康中国万里行女性肿瘤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常务理事

◆医院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乳房精准整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美肿瘤医师协会委员

◆上海市适宜技术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身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

邹群主任

◆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乳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外科学在职研究生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乳腺病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乳腺肿瘤整形外科学组委员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考官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上海考区临床类实践技能考试考官

沈卫达主任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行政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

◆擅长运用综合手段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根治手术等综合治疗

◆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孕产妇的产前产后乳房保健以及乳头溢液的治疗具有深入的研究

何峥主任

◆超声一科主任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与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甲状腺介入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专业委员会候任常委

◆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兼介入学组副组长

◆首届医院学会肌骨及浅表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

杨晓敏(IBCLC)

◆产科病区护士长

◆助产分会母乳喂养学组副主任委员

◆国际泌乳顾问(IBCLC)

◆二级心理咨询师

◆妇幼保健协会母乳喂养指导师师资

◆长期从事临床母婴护理,母乳喂养临床培训及带教

◆承担母乳喂养门诊及疑难问题会诊工作

盛佳(IBCLC)

◆祖国大陆首批国际哺乳顾问(IBCLC)

◆医院母乳喂养高级实践专科护士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母乳喂养促进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

◆主持复旦大学校级课题3项

◆主要参与者,参与市级课题2项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负责一项市级课题的子课题:哺乳期妇女乳腺炎非药物性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

◆发表相关核心论文2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cfrxy/56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