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咱们农民来说,要是买到了假化肥,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因为肥效差,影响作物生长,甚至有的假化肥还会对作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造成颗粒无收。化肥的品类繁多,光靠经验实在难以分辨真假,淳朴的农民也难以招架住黑心肥料商的多重骗术。
那么对于非专业人士,要怎样辨别化肥的真假呢?其实为了约束我国化肥生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化肥生产标准,有时候只要我们对照这套标准,细心观察产品包装及成分,便能大致辨别产品真伪。
以下这些就是典型的假化肥和常用骗术,农民朋友千万要记住了,小心上当受骗。
1.磷酸二铵含磷量低于39.0%
磷酸二铵国家强制性标准为:GB-,并且严格要求含磷量合格品最低不得低于39.0%,对于不执行国标,且标有“美国技术”等带来误导性字样的产品,皆属于假货。
2.有机肥使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
有机肥执行标准为:农业行业标准(NY-),如发现有机肥料包装上将产品名改为“黄腐酸钾”或别的名称,执行标准为企业标准,养分达不到NY-标准;或肥料油光发亮,有浓烈的氨味和酸味,则一定是问题产品。
3.水溶肥无国家登记证号,夸大功效
目前水溶性肥料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标签上无农业部颁发的肥料登记证号,或标注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功效,能起到壮根、膨大、抗病害作用,都为夸大虚假宣传,小心上当受骗。
4.包治百病的“神仙药”
我们都知道,植物和人一样,生病了都要“对症下药”,如果在肥料包装上看到全元素、多功能、全营养等词语时,基本就是有问题的了。还有类似这种“长效、田地六味地黄丸”等夸张的宣传,一般正规的肥料包装上不会有类似的宣传语。
5.假进口德国硫酸钾
德国钾盐集团钾肥公司(K+SKALIGMBH),“红牛”是德国钾盐集团钾肥公司的注册品牌。近年,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以打擦边球仿冒德国硫酸钾。如:“红牛国际”、“德国红牛”,“XX红牛XX”之类产品等,混淆名称概念,蒙骗消费者。
6.假进口氯化钾肥料
假进口氯化钾包装上,均未标注“进口合同号”,虽标有在境外注册的所谓“加拿大”公司、“钾肥原产国加拿大”等字样,故意缩小标注执行的“企业产品标准”,将其它元素含量计入总养分中,单一氧化钾(K2O)含量仅占合格品的一半,不能够标称氯化钾,更不是进口氯化钾。
标有:氯化钠钾60%K2O22%,标有的单一氧化钾(K2O)含量为22%,远远达不到(K2O)60%的要求。
7.国产肥料仿进口肥料
肥料包装上虽然标称是“俄罗斯”、“丹麦”等国外公司,但在产品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的进口合同号,而是标有执行中国标准GB-、GB-,生产许可证号以及肥料登记证号,以国产肥料榜进口肥料。
8.有机肥料仿生物肥料
肥料包装上均标有执行NY-《有机肥料》标准,却擅自更改为“生物有机菌肥”和“酵母菌生物有机肥”,标有的肥料登记证是省级农业厅颁发的有机肥料登记证,而不是农业部颁发的微生物肥料登记证。
9.含氮量低于46.0%的尿素
尿素是最常见的氮肥之一,需按照国产尿素执行GB-标准规范生产,如果执行企业标准或N量达不到国标要求,就是假“尿素”;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除了缓释尿素和增效氮肥(以尿素为原料),其他任何尿素产品不得添加成分或冠以其他名称,市场上出现的“有机尿素、含硫尿素、优肽尿素”等产品含氮量达不到国标的产品均是假尿素,且有诱导消费者嫌疑,建议一定谨慎购买。
10.磷肥不执行“国标”或无生产许可证
过磷酸钙国标为:执行GB-。市场上有些磷肥产品执行企业标准,不含五氧化二磷,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磷肥,其次还有发现叫做“多肽磷、磷锌酸钙、腐殖酸磷钙、有机活性磷”的产品,这些实际上就是“白肥”,属于化工废弃物,不含水溶性磷,只含枸溶性磷,只能施到南方的酸性土壤里,若施到碱性突然中不仅没有效果,还会造成土壤板结。
11.钾肥夸大宣传
钾肥国标:GB-,粉剂合格品K2O≥45.0%。目前钾肥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标有“美国、以色列、全营养”等词语,或称内含微量元素,实际上都是夸大宣传。其次钾肥中的磷酸二氢钾执行HG-标准,只有磷钾两种元素,包装标有“复合型”、“改进型”、“Ⅰ、Ⅱ型”、“稀土型”、“多微”等,或产品呈液体或其他性状,皆为假货。
12.带菌肥:有效活菌数标准只有三个
目前带菌类肥料的标准只有三个,有效活菌数大于等于0.2亿/g、或大于等于2亿/g、或大于等于1亿/g。如果包装上出现5亿、10亿、12亿等字样,一般都是有问题的,购买时需要特别留意。
纵观这些假化肥的骗术,其实无外乎抓住了大家“图便宜”和“图高效方便”的心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低于市场价格的东西,一定有它廉价的原因,买农资,还是要上正规的渠道购买。凡事也都有因果关系,人生什么病吃什么药,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神仙药,做农业种植也是。
13.以“硝酸铵钙”冒充尿素
以下这两个产品在包装上标称“多肽尿素”和“尿素”,标有的执行标准号是《硝酸铵钙》(HG/T-),擅自将中微量元素加在总养分中,从而达到尿素优等品要求。
肥料制假有几个新特点:
1.现在肥料加工技术以经更新了好几代了,以前辩别肥料的简易办法并不能辩别肥料的真假。
2.假货往往包装更漂亮,让你看上去更规范,很多英文包装的货,让你看的眼花缭乱,其实假货横行。
3.假货产品往往外观看上去漂亮,肉眼往往无法辨别真假。
4.假货用了效果往往看上去还挺好,往往是激素暂时起点作用。
5.假货往往不会比真货便宜太多,便宜太多,你会马上联想到是有问题的货。
6.假货往往水溶性等外在现象不错,如果让你马上发现哪就估计不是假货。
7.目前假货电话等也全部齐全。
8.假货往往出现在终端市场及接近终端的乡镇级别和基地。
9.往往假货是经销商和生产企业串通售假。
10.真货里掺其它外观相似产品制假。
11.以低价格产品冒充其它高价格产品。
12.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硫酸镁,碳酸铵等低价肥料只有品质高低问题,基本上假货很少。
介绍几种简易鉴别真假化肥方法
目前,假冒伪劣化肥充斥市场,真假难辨。有没有易记忆、易操作方法来辨别真假化肥呢?为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高祥照处长介绍几种简易方法,并概括为五个字、摸、嗅、烧、湿。
一、看
首先,看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印有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产品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其次,看肥料的粒度。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结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如俄罗斯产三元素复合肥和美国二铵。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其次,看肥料的颜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他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
二、摸
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根据手感来判断肥料。利用这种方法,辨别美国二铵较为有效,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用倒装复合肥冒充的。此外,用粉煤灰冒充的磷肥,也可以通过“手感”,进行简易判断。
三、嗅
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而假冒伪劣肥料则气味不明显。
四、烧
将化肥样品加热或燃烧,从火焰颜色、熔融情况、烟味、残留物情况等识别肥料。碳酸氢铵,直接分解,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无残留物;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烟,投入炭火中能燃烧,或取一玻璃片接触白烟时,能见玻璃片上附有一层白色结晶物;硝酸铵,不燃烧但熔化并出现沸腾状,冒出有氨味的烟。过磷酸钙、钙镁砌巴、磷矿粉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jxrxy/6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