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BI-RADS4类病变诊断更准确。
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4类乳腺病变的恶性可能性为2-95%,分为4a、4b和4c类,恶性可能性差异很大[1]。超声(US)是乳腺病变重要的筛查和诊断方法。然而BI-RADS4类乳腺病变的常规灰阶图像往往有一定程度重叠,难以识别,可能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近年来,超声造影和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常规US的补充,能提供更多形态学以外的病变信息,如肿瘤微循环、组织弹性等。
超声造影(CEUS)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
CEUS可以通过对病变内微血管结构的可视化来帮助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小。
图1一例53岁女性的CEUS图像和超声图像
在CEUS图像上可以看到不均匀的高回声增强,增强的区域扩大(红色椭圆形)和病变周围的放射状/穿透性血管(红色箭头)。
SWE是基于US的一种成像方式,通过评估组织的力学指标(弹性)来描述组织学信息,从而区分乳腺良恶性疾病。既往研究[2]表明,“硬环征(stiffrimsign)”为乳腺病变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价值,将“硬环征”和常规US相结合,能提高区分乳腺性病变的潜力。
图2一例49岁2级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的图像
上图:SWE图像显示肿瘤周围区域的硬度增加(用红色和橙色编码);下图:B超图像显示一个不规则低回声肿块,有一个回声晕,诊断为BI-RADS4b类病变。在kPa显示下出现“硬环征”(箭头)。
多模超声是指US、SWE和CEUS的组合,多项研究已经证实US+CEUS、US+SWE、US+CEUS+SWE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模式的综合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今年6月发表在《GlandSurgery》的一项研究[3]弥补了这一空缺。
年3月~年5月,使用CEUS和SWE分析例经US诊断为BI-RADS4类的乳腺病变,其中74例(62.7%)为良性,44例(37.3%)为恶性。所有病变均经开放手术或真空辅助活检病理证实。分析US、CEUS和SW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比较US、CEUS、SWE以及多模组合的诊断效果。
不同影像学在BI-RADS4类病变诊断中的特征及性能
US特征
乳腺良恶性病变在形态、边缘和纵横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CEUS增强模式
乳腺良恶性病变在造影剂分布、增强时相、增强强度、增强区域扩大、径向或穿透血管、增强病变边缘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均P=0.,表1,图3)。
表1乳腺良恶性病变CEUS增强模式的对比
图3浸润性导管癌的CEUS图像
病变(红框)的时相-强度曲线(红线)与正常乳腺组织(黄框)的时相-强度曲线(黄线)相比,呈现出进退快、到达时间短、达峰时间短、峰值强度高的特征。
SWE特征的性能结果
恶性病变的最大弹性、平均弹性和比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均P=0.),但最小弹性显著低于良性病变(P=0.)。约79.5%的恶性病变具有“硬缘征”,明显高于良性病变(6.8%)(P=0.)(图4)。
图4浸润性癌的SWE图像,病变显示“硬环征”
多模超声在BI-RADS4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US与多模超声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性如表2所示。与常规US相比,多模超声均能显著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的部分指标。
表2不同影像学组合的诊断性能
从US和多模超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5)可以看出,US+SWE+CEU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US(P0.1)、US+CEUS(P=0.),但与US+SWE的无显著差异(图6)。由此可知,US+SWE+CEU和US+SWE的诊断效能更好。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时,US+SWE+CEU的假阳性率为6.8%。
图5不同影像学组合的ROC曲线
图6不同影像学组合ROC曲线的AUC
例BI-RADS4类乳腺病变中,5例高估,其中硬化性腺病3例,腺病1例,慢性炎症1例。硬化性腺病的纤维囊性改变通过SWE可能很难观察出来,这可能导致“硬环征”,比值3.25。慢性乳腺炎由于炎性细胞浸润,CEUS可表现为多时相高增强和增强区域扩大。此外,由于纤维增生且表现出相同的增强模式,SWE很难诊断出腺病。这些超声检查结果与恶性肿瘤相似,导致误诊。
综上所述,US+CEUS+SWE和US+SWE多模超声可大大提高乳腺BI-RADS4类病变的诊断效能和准确性。尽管前者并不明显优于后者,但CEUS检查可分析病变的微观灌注,从而加深对病变特征的了解,有利于后续粗针穿刺活检的进行。因此,在诊断乳腺病变时,应选择US+CEUS+SWE。
参考文献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年版).中国癌症杂志,27(9):-.
2.ZhouJ,ZhanW,ChangC,etal.Radiology,(1):63-72.
3.LiuG,ZhangMK,HeY,LiuY,LiXR,WangZL.GlandSurg,8(3):-.
排版编辑:DD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nxrxy/5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