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朋友都知道,即使是很有经验的果农要想管理好果树也不是容易的事,主要原因就是果树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怎么用水用肥都不一样。
如何把握各个时期的浇水施肥,是一门很重要的技术。
浇水
萌芽期:萌芽期在葡萄出土至萌发抽枝前浇灌。春季干旱少雨的地区,还要灌一次透水,以满足葡萄萌芽抽枝的需要。
在葡萄萌芽之后,最好不要浇水,因为这个时候,容易让地表的温度降低,影响葡萄萌芽,对花芽的分化也会产生影响,这样葡萄也不会高产,在北方地区,如果想要让葡萄的产量更高一些,在冬季会覆盖土壤,如果气温已经回升,则需要把土扒开。
花前花后期:在花前和花后间隔10天左右各浇一次透水。花前结合施催花肥进行,建议用水溶肥可很快被根部吸收,对促进花序、子房、花粉的迅速生长,提高授粉效果和坐果率有明显作用。
开花前10天,是一个关键浇水期
在此时期新梢和花序迅速生长,根系也开始大量发生新根,同化作用旺盛,蒸腾量逐渐增大,需水较多。开花期,一般则控制水分,因浇水会降低地温,同时土壤湿度过大,新梢生长过旺,对葡萄受精坐果不利。在透水性强的沙土地区,如天气干旱,在花期适当浇水有时能提高坐果率。
落花后约10天,是第三个关键时期
在此期内,新梢迅速加粗生长,基部开始木质化,叶片迅速增大,新的花序原始体迅速形成,根系大量发生新侧根,根系在土壤中吸水达到最旺盛的程度,同时浆果个生长高峰来临,是关键的需肥需水时期。
浆果期:浆果开始着色是浆果第二个生长高峰时期
此时浆果生长极快,浆果内开始积累糖分。新梢加粗生长和开始木质化,花序迅速发育,这个时期供给适宜肥水,不但可以提高当年的产量与品质,还对下一年的产量起良好效果。
当浆果生长到黄豆粒大小时,新梢也生长旺盛,这时气温不断升高,叶片水分蒸发量越来越大,急需养分和水分。因此,在6月下旬要结合施催果肥灌催果水。这个阶段雨水少时,应每隔7-8天灌一次水,以满足新梢和浆果生长的需要。
膨大期:在果穗成熟前的浆果期,结合施肥灌一次浆果熟前水,这样可补充葡萄生长后期的水分不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果穗成熟。
浆果成熟期
一般情况下在灌溉或水分保持较好的地区,土壤水分是够用的。如若降雨量不足,土壤保水性差,或施肥大的情况下则需灌水。浆果成熟期土壤水分适当,果粒发育好,产量高,含糖量也高。如水分大,浆果也能成熟好,但含糖量降低,香味减少,易裂果,不耐贮藏。
施肥
一、催芽肥:葡萄萌芽前,结合深翻畦面,在周围进行土壤追肥,以促进芽眼萌发整齐。一般在葡萄萌动前施入,此次以氮肥(大量元素水溶肥为宜)为主,目的促发芽整齐,叶片厚大,花序大而壮。供应葡萄新梢生长和开花坐果期养分,减轻花芽退化有利花芽分化,使新梢稳健生长,使花序发育良好,促使花蕾细胞分裂,使开花坐果正常。如果树势过旺,春季又不甚干旱,此次肥水可以省去,以免造成新梢徒长。
如果氮素营养过多会导致蔓叶徒长,落花落果加重。新梢生长期,花序分离至开花坐果期,需要较多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营养,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或者尿素。硫酸镁等镁肥、硼砂等也在此期施用。
施肥期
萌芽前15天左右施用。南方大棚促成栽培可在覆膜后施用。
施肥量
施肥量参考值。中肥品种可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
补充:南方有机肥较充足、树势偏弱的葡萄园,可以不追施催芽肥。
二、膨大肥:此次追肥即可保证当年产量,又为翌年结果打下良好基础,对克服大小年结果也有良好的作用。此次追肥以氮素肥料为主,兼施入磷、钾肥。可施入高氮复合肥,也可施普通三元素复合肥,并酌情加入尿素等氮肥。此次肥量要大,可占全年施入化肥量的50%左右。
科学追肥
(1)果实膨大需要足够的营养,在幼果膨大前期,根部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复合肥15~20公斤/亩,施后浇水;
(2)于果实着色初期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可选择硫酸钾三元素复合肥进行土施,也可以通过根外追肥的方式,结合防治病虫害一起喷施,增加叶片和果实营养,可选用0.5~1%磷酸二氢钾溶液等,连喷2~3次。
(3)为提高葡萄浆果的耐贮藏性,可在采收前一个月内连续喷施两次钙素叶面肥,可以明显提高葡萄浆果中钙的含量,从而提高葡萄品质及贮藏性,对预防裂果也有一定的作用。
(4)及时灌水葡萄膨大期正是需水的高峰期,浇水一定要及时,此时缺水严重影响果粒膨大。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促使果粒膨大。只要不下雨,隔几天就浇一次,直至浆果变软,开始着色为止。施肥后灌小水,遇大雨则不灌,并要及时排水。为了保证葡萄品质,要求在采收前1个月内严格控制灌水,防止品质降低。大雨来临前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浆果着色期,停止浇水,以提高浆果着色度和浆果品质。
补充:此时期追不当,易出现大小果和裂果现象。大效果主要原因:养分供应不及时(水分和钾肥供应不及时),挂果量比较大(可以通过疏花、疏果来控制);
裂果主要原因:钙供应不及时,水分供应不平衡!
建议:膨果肥不能够只用高钾的,还要适量的氮肥。只用钾肥会造成僵果,果实提早成熟,果形很小!
三、催熟肥:此次追肥两次关键时期。成熟前20-30天,施入高钾型水溶肥,在葡萄浆果开始发软,尚未着色时再施入1次肥。
此次施肥很重要!不少果农施膨大肥后,不再施入催熟肥,或造成果实转色(俗称水罐子病)或因缺肥,葡萄抗性差,易得病,丰产而不丰收。或着色不良,含糖不高,卖不出好价等等。可直接施入功能性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转色(推荐高磷高钾型,同时含微量元素硼和锌)。
建议:催熟还可结合喷施钾肥,或使用调节剂。如在果实浆果化后,往叶面上喷施钾肥,次数不宜过多,可以每周喷一次;也可在果实软化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按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四、采后肥:也叫月子肥,葡萄采果后,果树会相对虚弱,而月子肥可使树体快速恢复,并且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在葡萄采收后,抓紧施入1次肥料,通常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高氮型)15千克,此次肥料的作用不仅用于恢复树势,并促花芽分化,为翌年丰产奠定基础。
补充:下完月子肥后会迎来一个根系生长的小高峰,这个小高峰更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但北方与南方是有差异的,如下表:
注意事项1、重施基肥葡萄虽是藤本果树,但根系发达,蔓多叶大,生长旺盛,果多产高,寿命长,所以对养分的需求也相对较多。
因此,贮藏营养物质对于保证树体健壮、丰产稳产具有重要作用。数据表明,葡萄在收获后重施秋肥、过冬肥,对来年葡萄的产量有很大的提升。
2、重施有机肥、生物肥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质变差,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性、腐殖酸含量降低,致使化肥的利用率降低。
长期仅施用化肥,不施或只施用少量的有机肥,会导致果实的品质越来越差、果实着色变差、果肉风味变淡、生理病害普遍发生,果实贮藏性下降,优果率降低。
有机肥、生物菌肥、化肥的比例,大概控制在5:3:2左右。
3、合理补施钙肥
缺钙时,葡萄叶色变淡、幼叶脉间及叶缘退绿,新梢顶端生长点枯死,花朵萎缩,果实糖分积累少,硬度降低,不耐运输,裂果多,品质差,新根短粗,植株生长缓慢,产量低。因此,生产中要适时、合理补施钙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4、合理控制氮磷钾肥过量施用氮肥会严重影响葡萄对钙、钾等元素的吸收,导致葡萄营养失调,芽眼不饱满,叶片薄大,枝梢不能及时停长,花芽难以形成,生理病害加多,品质降低,树体的抗性降低,诱发酸腐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大量发生。
浪漫樱花季烟花三月赏花的好时节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nxrxy/6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