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乳腺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针刺内关穴治疗急性乳腺炎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18-5-28

针刺内关穴治疗急性乳腺炎

乳腺炎即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乳房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好发于产后3~4周内的初产妇。属于中医学“乳痈”的范畴(发于妊娠期的称为“内吹乳痈”;发于哺乳期的称为“外吹乳痈”)。   

急性乳腺炎(acute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俗称“奶疖”,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发病原因有两种:一是乳头有破裂口或哺乳时乳头被婴儿咬破,细菌乘机而入,引起乳腺发炎。二是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哺乳时往往不让婴儿将乳汁吸尽,细菌从乳头上的输乳管开口处侵入并上行到乳腺处,而乳腺内剩余的乳汁正好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这样不容易引起乳腺发炎。

急性乳腺炎常常发生在产后第3—4周。发病初期病人有高热、发抖、患侧乳房肿大、疼痛、哺乳时疼痛更加剧烈。局部皮肤发红,并有硬块。如不及时治疗,炎症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脓肿,这时肿块发软,摸上去有波动感。

炎症早期可给予抗菌药物,局部辅以理疗、封闭疗法或中草药外敷。乳汁应及时吸出。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经久不愈有乳瘘形成时,应予退乳治疗。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认为本病是“肝气郁结,内热壅滞”所致,应以“疏肝利气,清热解毒”治疗为原则。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如图所示:

治疗方法:找准内关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快速刺入皮肤,捻转到一定深度,待得气后,反复捻转提插2~3次。在针刺过程中,边行针,边令患者轻轻按压肿块,待到疼痛有所减轻时,留针10~5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反复运针3~4次,即可出针,疗效显著。

注意事项

1.急性乳腺炎初起出现肿块而未化脓者应用针灸治疗效果较好,可配合按摩和热敷。已溃脓者应配合外科、药物等方法治疗。针治的同时宜尽可能排除残乳,但禁挤压。

2.保持乳房清洁。

3.断乳时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再行断乳,以防止发生本病。

  

急性乳腺炎(乳痈)的主要病因为乳汁淤积或肝胃郁热所致,治疗疏理气机、通乳消肿。内关穴为手厥阴经穴,此经脉循行过乳,此外内关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主治心胸疾病,四总穴歌云“心胸内关谋”,针刺内关可疏通气机,以达通乳之功。本方法操作简便,痛苦小,见效快,经济适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年12月30日,马炎、女、28岁。

主诉:左侧乳房疼痛21小时。

现病史:正常生产后20天(第二胎)昨天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乳房上部分红肿热痛,体温39.2度,伴随症状头疼、头晕、乏力、不思饮食。曾服药布洛芬片,当时退烧,过后还是体温升到39度以上,电话求助与我前去诊治。

查体:面部发红,痛苦表情,呼吸急促,舌质红降,脉搏次,体温39.2度,左乳房外象限部有一核挑大的区域红、肿、热、痛。

诊断:急性乳腺炎;中医(乳痈、外吹乳痈)

治疗:针灸

治疗方法:找准左侧内关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快速刺入皮肤,捻转到一定深度,待得气后,反复捻转提插2~3次。在针刺过程中,边行针,边令患者或家属轻轻按压肿块,待到疼痛有所减轻时,留针10~5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反复运针3~4次,即可出针,在行针两次后,有二十来分钟之时测体温已降到38度了,又留针并5分钟行针加强刺激后大约一小时左右,体温降到37度,在场的无不感到针灸的神奇疗效疗效!以后也没吃药,恢复正常。这就是针灸的神奇疗效。

周保定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rxyzz/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