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乳腺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ZusKa病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21-3-4

一.概述

1.年,Zuska报告5例,命名为乳晕下脓肿又称Zuska病、伴有输乳管鳞化的脓肿、乳管瘘。主要发生在非泌乳期妇女,年龄14-66岁,可以发生在一侧或双侧乳腺,多伴有乳头畸形或内陷。

2.本病的名称很多:乳晕下脓肿,Zuska病,输乳管鳞状化生,导管周乳腺炎,导管炎,慢性复发性乳晕旁脓肿。

3.本病也称:乳晕下脓肿,主要发生于非哺乳期。多有乳头发育不良畸形,乳晕下肿块、疼痛、乳头周红肿、化脓、破溃、乳头溢液、或溢脓液,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病史有的可长达30年,乳晕下脓肿,慢性炎症,也可见到肉芽肿形成,又称乳晕下肉芽肿性炎。

4.乳晕旁瘘管的病变一般局限在乳晕周围,早期表现为慢性复发性乳晕旁脓肿,以后形成乳腺瘘管,病理学上称为Zuska病。大约占门诊乳腺疾病的4%,常见于乳头内陷和乳头发育不良的年轻女性,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男性亦可发病,甚至有婴儿乳瘘。

二.病理

1.是乳头内输乳管上皮鳞状化生,就是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类同皮肤不断角化,形成角栓,阻塞导管腔,诱发炎症,形成瘘管的内口。

2.镜下检查:可见乳晕下的乳管组织原有的被覆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多伴角化。输乳管有急慢性炎症,炎症可蔓延输乳管周围软组织,形成以输乳管为中心的乳晕下脓肿。

三.病因

乳头发育畸形,分为多种情况。乳头内陷,是乳头整体陷入,但方向仍朝前。乳头内翻,即头朝内翻转进去,外面看不见乳头。分裂是指乳头表面皮肤内翻,乳头裂成上下两瓣。乳头分裂一般都是横裂,纵裂极为少见。乳头畸形还有短小、扁平,乳头过大等等。乳头发育不良,导致乳头内的输乳管扭曲变位,输乳管内鳞状上皮化生,角化物堆积,堵塞和腐蚀管壁,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即形成导管周围炎。发病原理类似于导管扩张症的管周炎阶段,只不过发病的部位是乳头内的输乳管而不是乳头下的集合导管,因而病变范围较小,总是围绕乳,晕周围,形成乳晕旁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后,短暂治愈,反复发作。国外学者认为瘘管与吸烟有关,但我们的病人均不吸烟。

四.临床特点

1.好发于年轻未婚的少女,所以我常称之为姑娘的乳腺炎主要发生于非哺乳期,多见于15——60岁妇女,尤其未婚少女,。男性或小婴亦可发病,说明这种慢性炎症与生育、哺乳没有关系。

2.大多数乳腺瘘管的病人通常会伴有乳头发育不良或乳头畸形,像乳头内翻、乳头分裂、乳头扁平等等。乳头外观正常的人,也偶见瘘管发生。

3.乳晕下肿块、疼痛、乳晕旁红肿、化脓、破溃。

4.乳头溢液,粉刺样分泌物,有臭味,或有少许脓液。

5.乳晕下形成脓肿,常在乳晕旁或附近破溃,形成瘘管的外口。

6.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病史可长达30年。

7.国外认为与吸烟有关,但国内未经证实,病人多不吸烟,因此病因不明。

8.病理上是乳头内输乳管上皮鳞状化生,就是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类同皮肤不断角化,形成角栓,阻塞导管腔,诱发炎症,形成瘘管的内口。

9.以乳腺局部症状为主,全身反应不明显,一般不发烧,白血球不高,化验检查无异常发现。

10.开始发病时,往往表现在乳晕旁的局部红肿,通常范围较小。当红肿破溃或者切开引流后,形成瘘管久不愈合。

五.临床表现

乳晕下肿胀、肿物形成或产生脓肿或输乳管瘘,乳头排出黏稠的乳汁样或膏状分泌物,使用抗生素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容易复发。

六.超声表现

1.典型超声图像特点:乳晕皮下倒“△”三角形低无回声,边界清晰。

2.彩色多谱勒CDFI:结节内部血供丰富,呈“火焰状”改变。

七.注意

临床常误认为其它炎性疾病,如急慢性乳腺炎,浆细胞乳腺炎等,均可出现乳腺脓肿,并形成窦道、瘘管,最终发展为乳管瘘。但是Zuska病发病年龄不同,病因不同(Zuska病多伴有乳头畸形或内陷),病变部位不同(Zuska病发生在乳管开口处),病理不同(乳腺导管上皮鳞化,形成角栓,阻塞导管开口,分泌物淤积导致导管扩张,形成乳晕下脓肿),是可以区分的。

八.鉴别诊断

1.乳腺结核成群聚集分布,有钙化。

2.乳腺癌

1.肿块边界不整,无包膜,边界有毛刺,呈锯齿状或蟹足状,有时可见较强回声晕;

2.肿块内部多呈实性低回声,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分布不均,可有散在点状钙化;

3.肿块后方回声可出现衰减或消失(髓样癌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

4.肿块纵横比大于1;

5.发生坏死或液化时,肿块内可探及不规则液性暗区;发生转移时,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出现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为低回声,中心强回声偏移或消失;

6.彩色多普勒探查,大多数肿块内部或边缘可有血流信号,呈棒状或条状,多为中心型或穿入型,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多为Ⅱ-Ⅲ级;

7.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较高,峰值流速大于20cm/s,RI0.7,呈高速高阻型。

8.肿瘤界限不清,边界不整,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毛刺状或蟹足状,无包膜

9.肿瘤内部多呈低回声,分布不均质,少数呈等回声或高回声

10.肿瘤后壁回声降低或消失,后方回声亦有衰减。

11.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

12.癌瘤边界不整,呈锯齿状,无包膜。

13.内部呈低回声,后方衰减。

14.癌瘤向前后方浸润,纵径大于横径,即纵横之比大于1。

15.癌瘤内有微粒样钙化。

16.CDFI:血流丰富,呈高速高阻现象。

17.癌瘤内有穿支动脉血流。

18.癌瘤内血流呈玛塞克现象。

九.诊断体会

1.非泌乳期妇女(未婚未育)

2.伴有乳头畸形或内陷。

3.乳晕皮下倒“△”三角形低无回声,边界清晰。

4.CDFI:结节内部血供丰富,呈“火焰状”改变。

女,29岁,突发性,非哺乳期乳腺红肿热痛7天,右乳内上象限乳晕皮下倒“△”三角形低无回声,边界清晰。

销售部负责人

全国总代理电话

山东省赵老师:

贵州省常水老师:

江苏省庞王娟:

江苏省汪老师:(南京书店负责人)

湖北省曹老师:

总部及内蒙古省:

付款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rxyzz/5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