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恬静生活的乳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食品广告里的乳牛们,徜徉在柔软的青草地上,沐浴和风与阳光。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只出现在半世纪前的畜牧农场。二次大战后至五十年代,小规模的畜牧尚未工业化,生产量有限,人们消耗来自动物的食品亦有节制。自从六十年代中期,传统畜牧被庞大的集约养殖企业垄断,动物通通被关进工厂式的水泥、钢铁囚牢,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畜牧转型致使生产量倍增,等于是鼓励消费者偏重乳肉产品。剥削性的经济制度与社会上普遍的食肉习性(每年全世界人口要吃掉70亿个农场动物),牵连到相当紧迫的动保与环境伦理议题。非同于五十年代,今日大家每天吃喝享受的肉类、奶酪、鸡蛋、快餐店廉价汉堡,有99%是来自密封式农场里的动物。密集养殖企业(intensivefactoryfarming)可说是集中营。污秽的工厂里,排列着上万个和你、我、他一样会恐惧、会痛、会生病、嗅觉敏感的有情生命(要知道猪的嗅觉要比人类高出二千倍)。
集中营制的管理可悲的动物们
大多数的人关怀家庭宠物或野生动物,而对被标签为食品的猪、牛、鸡等,一生在毒气中苟延残喘的事实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肉食文化将原本属于意识生命的范畴,转换为与己无关痛痒的,如牛排、火腿、炸鸡等等食品的范畴。如此,良心上瞬间的不安随即被个人的嗜肉癖(carnism)取而代之,似乎就不会涉及道德问题。掌控经济的畜牧财团,特地雇用政策游说者来协助通过与己有利的法案,压制抗议声浪,并以不实的宣传来误导消费者。正因如此,草根「素食运动」(Theveganmovement)应运而起,可说是历史上最澈底的社会正义运动。此运动在年由英国「维根社会」(VeganSociety)发起,再早可追溯到年,浪漫诗人雪莱(PercyByssheShelley)公开反对食用鸡蛋和牛奶。当年「维根社会」只有25个会员,七十年后,英、美、德、法各有上百万的素食人口。该会对「维根主义」(veganism,即全素生活)所下的定义是「个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不用任何动物产品」,其所关切的对象是天地众生。「vegan」通常是指纯素饮食者,实际上,我国早在夏,商,周朝人们就以素食为主,到唐宋时期,本着佛陀慈悲精神,茹素之风更是盛行。直至13世纪佛教没落,素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仍旧有许多人坚持茹素。
几年前,在一般社交场面,「素食」还只是一个冷门的边缘话题,如今,已经是人们熟悉的字眼。根据Google搜索引擎,年有关「素食」(vegan)的搜索比年增加了32%,至年已增加到90%。由此可见素食观念已融入主流意识。目前,尤其是在德国、英国、美国,素食人口不断增加,大多数在34岁以下。年,英国素食人口为,,现在已增加了%。在台湾由青少年带动的素食运动在国际上亦令人瞩目。素食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例如「纯素为什么」、「天下无肉」、「够维根」、「纯素30天」、「食物知情权」、「动物阵线」、「政大动物之生」、「唯素主义」等。他们朝气蓬勃,以身作则来推行素食社教,向社会揭露集约农场的恶劣状况。其中,「台湾素食营养学会」还热心提供详尽的素食营养知识,帮助民众解除对纯素饮食的疑虑,可见新世代对肉食危机与未来地球存续的关切。由于港台的素食之风,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素食者与日俱增,相比年中国素食者的微不足道,到如今超过5万的素食者,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正在从我做起。
“肉食是杀手”图中为某大型屠宰场
素食运动也是放生,是解放动物直接行动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几个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
1.媒体及网络曝光:通过网络信息及转载,揭发被严密封锁动物集中营的内幕。举例来说,牛奶饮料的背后事实是将牛母亲当作生产牛奶的「机器」(milkmachine),被迫重复人工受孕,长年忍受生理(不断受孕)与心理上(爱子被劫走)的痛苦。小牛出生两天之后,四肢尚未站稳,即被迫离开母亲,没有母奶中的抗体和蛋白质,许多小牛因腹泻而死亡,这只不过是集约农场中的一景。素食运动就是要将其恶行公诸于世,使人们认清事实,作为当前经济体制主轴的企业,其谋利手段是对亿万生灵的迫害及大屠杀(例如猪,每小时杀一千个,如此怎么可能谈的上人道屠宰?)。许多人在了解真相之后,放弃原来的饮食习惯,以行动来抵制。大型连锁商家如McDonald与Walmart,由于媒体的负面报导,已承诺其销售的鸡蛋和乳肉品将来自非牢笼制的批发商。
2.动物解放阵线高效率的运作:例如「悯惜动物」(MercyForAnimals)是美国保卫农业动物高效率的行动组织。该会人才荟萃,包括法律顾问、策略企划、暗地调查、媒体连络、研究、出版、教育、小区及校园素食推行活动,大家分工合作,采用多渠道行动来实现动保理念。其运作范围包括北美、南美、中国、印度(人口密度最高的)。创办人PeterRoberts原先曾经营生产牛奶的畜牧业,后来放下屠刀,誓愿行菩萨道。多年来,该组织经常潜入集约农场,进行实地侦查、录像,揭发了不少虐待动物的案件,并督促国会增修动保法政策。其它如「CompassioninWorldFarming」,「FarmAnimalReformMovement」,「FarmSanctuary」,「TheHumaneFarmingAssociation」,「PETA」,「HSUS」以及台湾的「动物社会研究会」等组织,也再接再厉,除了加强教育民众戒除嗜肉癖,还向立法院及养殖业交涉,以促进制度上的改善。
3.绿色运动(TheGreenMovement)的助阵:为了比较一般人的饮食习惯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因果关联,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OxfordMartinSchoolstudy)是大致将饮食行为分为偏肉的、半素食的(包括蛋及乳品)、纯素的。研究结论是纯素饮食是解决地球暖化最有效的途径。事实证明,遍布在欧、美、亚的集约农场已经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譬如,生产牛肉必须要消耗大量的水、粮食,更是对土壤、雨林的威胁(世界最大的亚马逊雨林有91%已遭破坏),而生产猪肉和鸡肉的废水排放(全球农场动物每分钟产生万磅的排泄物),导致水源、河流、沿海地区的污染。联合国的环境计划(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早已在年要求各国减少乳肉品的消耗。科学界亦慎重警告,来自人为的活动,特别是动物养殖过程中排出的氧化亚氮及甲烷气是造成温室气体效应及气候变迁的恶性因素,高居第二位。其所排放的氨气是形成酸雨的主因(acid-rain-causingammonia),将整个生态环境酸性化(acidificationofthewholeecosystem)。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环保与动保人士为了共同目标,联袂推行素食。两者在性质上比较起来,解放动物的素食运动,目的是要突破人们吃肉心理的防御机制,在政治上反对大资本企业与政客的串连,苟同其对猪、牛、鸡等不人道的处置,而绿色环保及气候素食者(climatevegan)是在肯定素食为低碳的「永续食物」(sustainablefood),其所关心的是生态衰竭。
4.学术界的探讨:七十年代关心动物伦理(animalethics)的学者屈指可数,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彼得辛格。近几年来,哲学、动物及法律学者发表相关的论文及著作令人目不暇接。美国大学如NYU,WashingtonUniversity,Michigan,ColoradoStateUniversity,WesleyanUniversity,加拿大的BrockUniversity等,已增设了动物研究课程(animalstudies或animalcriticalstudies),内容多样而丰富,包括动物与人的关系、动物在人类社会扮演的角色、动物权及社会正义(人类对动物的道德义务)、动物法律地位、动物道德权等议题。基本上是从新审视哲学与伦理学中潜在的物种族歧视(speciesism),可见动物权理念已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比较明显的例子如当代法国大哲德西达(JacquesDerrida)将动物议题引进欧陆哲学,质疑人类中心(anthropocentrism)的思考模式,并追溯、分析导致道德断层的「生命阶级观」的历史背景,目的是要拆除传统哲学的二元论,因为人与非人动物(nonhumananimals)不平等的对峙关系,等于是在默许以双重标准来合理化对非人生命的剥削,这是为什么一般人对动物集中营的骇人现象漠不关心。既然动物天赋有自由权,亦具独特的「人格性」(personhood),同样能意识、经验到自身的遭遇和处境,那么为什么道德考虑只及于人?如此从哲学思辨来依理推论,切入一个公正、合情合理的生命价值思考层面,例如史怀哲的普遍伦理概念(universalethics)。最重要的是动物伦理提供了「动物非私有财产」的逻辑论证,也就是说,非人动物不可被当作交易的商品。
5.国际消费趋势:欧美一般超级市场及餐饮业供应乳肉代替素食品(AlternativeMeatlessproduce)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德国在本世纪成为世界首席素食国家,虽然德国人的传统主食是香肠等肉类。柏林的「Veganz」是欧洲第一个纯素连锁超级市场,已有10个分行,供应种非动物产品。伦敦、巴黎、澳洲亦不落后,仿效类似经营。在美国,有的代替食品饮料还加了B-12及钙质来补充素食营养。健康机构例如「美国饮食协会」(AmericanDieteticAssociation)医院(MayoClinic)等,也都在鼓励素食(aplant-baseddiet)。自年以来,纽约州经营批发牛奶的「ElmhurstDairy」是东部最大的牛奶厂商,供应上百万人口。九十年后,因为销售率不断下降,只好放弃牛奶生产。该公司已将「ElmhurstDairy」改名为「Elmhurst」,产品完全是来自植物的饮料。美国的「PlantPower」公司已将原来在圣地亚哥的「汉堡王」(BurgerKing)连锁店改头换面为纯素快餐连锁店,供应素汉堡。综上所述,「负责消费」意识已经成为国际的趋势。纯素饮食日益壮大的声浪,正是对遍及欧、美、亚洲集约农场制的强烈反击。
呼伦贝尔草原再也看不到青翠景致
「生态忧虑」(eco-anxiety)是心理学的新名词,事实愈来愈明显,气候变迁、动物浩劫、能源耗损以及人类健康问题为本世纪面临的四大危机,其中,全球养殖业造成的温室效应远超过汽车及工厂的污染。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得从改变人们的消费、饮食习惯来着手,例如「大西洋杂志」(TheAtlantic)一篇文章建议「以豆类取代牛肉」(IfEveryoneateBeansInsteadofBeef)。有鉴于此,美国首富比尔盖兹(BillGates),以其明智的经济策略来推广素食,倾力支持「素肉公司」(BeyondMeat)的企画、研究、制造、生产「植物肉品」工程,目的是要取代生鸡肉及汉堡生肉饼(rawpatty),而且基本成分、营养与肉类完全相符(aminoacids,lipids,andwater,plussometracemineralsandtracecarbohydrates)。换句话说,猪肉、牛肉、鸡肉并不见得一定要来自动物。甚至美国最大的肉类生产企业「TysonFoods」,亦为「素肉公司」投资者之一。美国已有四千多家超级市场销售该公司的产品。
红肉是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6.食安问题:医学权威对偏食动物产品早已提出警告,媒体亦经常报导关于培根、牛排、汉堡、猪排、火腿、炸鸡、干酪、牛奶等乳肉食物对个人健康的危害,促发了众多消费者改用素食的动机。一般人比较关心乳肉食品是否安全的议题。对于「为什么吃红肉是危险的原因」(Whymeatsaresodangerous?),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orldCancerResearchFund)作如此解释:高温烹煮、油炸、烧烤肉类都会产生许多致癌化合物(Heterocyclicamine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等)。世界著名的医疗及研究机构,克利夫蓝诊所(TheClevelandClinic),鼓励民众注重植物营养以取代肉类,并且肯定素食可以预防许多病症,降低胆固醇、高血压、减少得心血管阻塞或癌症等等的风险。该诊所公布,根据最新的研究统计,已证实消费者偏食肉类(红肉和鸡肉)易得「2型糖尿病」。「每日科学」(ScienceDaily)亦发表偏食红肉或鸡肉而患上「2型糖尿病」是与肉中较高的血基质铁(hemeiron)有关(attributetotheirhighercontentofhemeironinthesemeats),此物会造成细胞损伤及炎性反应(inflammation)。红肉(redmeat,泛指牛肉、猪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食品,在人体内产生的酵素,已证明与大肠癌及其他癌症有直接关联,并且容易刺激肠菌的滋长。肉中加入的防腐剂(nitritesandnitrates)在进入人体之后转变为nitrosamines化学物质,造成细胞DNA的损伤,易导致癌症(主要是胃癌及大肠癌)。「世界健康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早已在年公布,加工肉品例如香肠、火腿、培根等为致癌物。根据研究资料,英国每年大约有上万人因摄护腺癌而致命,绝大多数是因为偏重肉食。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及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特别发表了「控制或避免奶制品可减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的指引。
国内某大型白山羊养殖场一角
集约农场的设计其实是繁殖致命病毒的最佳温床,因为有上千上万个动物日夜生活在粪便中。美国新闻媒体经常出现关于肉类、奶酪遭政府勒令撤回的报导,最近的是在今年六月,两万多磅牛肉沾染大肠杆菌(E.Coli)。不论是鸡肉、猪肉、牛肉,羊肉都是来自满地排泄物的养殖场,粪口传染是病菌散播的主要途径,如果动物在屠宰前未将身上沾染的粪物洗净,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至于鸡肉,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来自肠道杆菌类(Salmonella及Campylobacter),甚至会导致慢性关节炎。此外,动物每天给服用抗生素,一方面是为了预防病疫感染。在中国,解决疫情爆发的方法是用极残忍的手段将动物全面不杀,比如禽流感,数以万计的禽类被毁灭。不但如此,密集生产必须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等于是在培植、增强病菌的抗药性,可经由土壤、空气和地下水等传播,造成恶性循环。据本月美国PBS公共广播,全世界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是用在养殖场,一旦药性失效,对人体五脏六腑的各种疾病、开刀手术后的预防治疗,也就只好听天由命。医学界已慎重警告,抗生素的年代将可能走进历史(theageofantibioticsmay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zyzlrxy/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