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钾资源 >> 正文 >> 正文

降雨多,高湿度,苹果褐斑病爆发了,雨

来源:磷酸二氢钾 时间:2024/5/13
咸阳最近降雨很多,自从立秋后,已经下了3.4次雨了,在这样高湿的环境下,种植苹果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苹果和半杯的发生,特别是刚建园的幼树以及富士、国光、金冠这几个品种,发病都是比较严重的。趁着雨停,大家不妨进园检查一番。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能够造成树叶早早掉落,先侵染树体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然后再随着雨水飞溅逐渐向上蔓延其他健康叶片。发病后,潜伏期很短,大概只有6-12天,最短只有3天时间,从开始发病到叶片脱落,最短只需要2周时间,发病速度也是比较快的。除了造成树叶提前掉落外,甚至会导致苹果树出现二次开花的现象,对当年果实品质产量,当年以及来年树体生长来说,都产生重大威胁,不管是从危害程度还是造成的损失来说,它排第一没人敢排第二。要想做好防治,首先要根据发病症状,正确判断和识别病害叶片发病后,一开始是在叶面背面产生褐色的小斑点,因为发病不在叶片正面,不够明显,所以也就造成大家不能及时识别和发现,从而耽误防治,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如果要下地检查,大家不妨翻到叶片背面,仔细看看是否有褐色小斑点。同心轮纹型而随着病情发展,小斑点会发展成3类病斑。①同心轮纹型。叶片正面是圆形暗褐色病斑,相比一开始的小斑点,这会的病斑是比较大的,而且周围还有一圈明显的绿色晕圈,以此为界限,晕圈外的叶片变黄。到了后期,病斑中间会出现许多条形小黑点,轮纹状排列。再翻过来看病斑背面,中间颜色深,周围颜色浅,而老病斑的中间常常是灰白色,并不是褐色。针芒型②针芒型。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个类型的病斑是很小的,只有针尖那么大小,也没有具体形状,而且也不集中,分散在叶片各个部位上,但是病斑颜色比较深。后期叶片会变黄,但是病斑周围却没有变化依然保持绿色。混合型③混合型。总的来说,这个类型病斑都是比较大的,要么就是好几个病斑连在一起,暗褐色,周围有黑色针芒。到了后期,叶片变黄,病斑中间是灰色,但是周围还是绿色,同时可以看见病斑上零散分布着许多黑色小点。也能看出,这三种类型的病斑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病后期,叶片会变黄,但是病斑周围依然保持原来的绿色,或形成晕圈,病叶也容易掉落,特别是大风降雨后,常常大量脱落。除了叶片外,果实也会受到侵害。果实上的病斑颜色就更深了,表现为黑褐色,同时还有凹陷,但是只存在表皮,并不会深入到果肉内部,病斑上也有向下凸起的黑色的小点。而一般发病的果实,果肉并不紧实,比较疏松,果肉变成褐色,看着像海绵。看来不仅影响果实质量,对果实的商品价值也有着很大影响。苹果褐斑病,连年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大家需要思考到底是啥原因导致1、今年夏季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在苹果生长期内,温度不是褐斑病侵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是降雨却是能否侵染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病菌主要通过雨水传播,叶片有水,结露才能侵染,导致叶片发病。而咸阳今年的天气,真的是特别奇怪。降雨比较多,要么连续好几天阴天,要么好几天降雨,而苹果褐斑病是最喜欢高湿的环境了,在如何“合适”的环境下,它能不泛滥吗?2、田间管理存在多个问题,没有及时改善,加重侵染大部分的新种植户,对于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并不清楚,一些果农并不重视清园工作;而老种植户,由于这几年苹果市场行情不太好,苹果价格低,影响了管理果园的积极性,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好好清园。从而导致果园内,越冬病菌数量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防治难度;有些果农,秋季没有及时施肥,使得树体营养不足,并没有贮藏多少,而生长期内追肥量也不够,有机肥施用量也少,氮肥多,中微量肥少,导致树势越来越弱,树体抗病性也越来越低;为了高产,留果太多,树体超量负载,叶果比例失调;冬剪过重,伤口不仅多,而且大,也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受冻后引发腐烂病,严重削弱了树势,降低了抗病性。3、果农缺乏预防意识,认识不到位,造成病害大流行可以说,大多数的果农缺乏预防意识,并不会提前进行预防,都是等病害发生后,才急急忙忙用药喷药,只喷树上,却忽视了地面落叶的防治,不仅没有好转,地面的病菌循环侵染也没有停止;病害的发生都是从轻到重的,很多果农重视保果,但不重视保叶,特别是套袋后,想着果实没问题就行,只重视果实病害,不重视叶片病害,减少喷药次数或者喷药时间间隔太长,一个月喷一次,甚至更久,耽误了防治最佳时期,造成大流行。4、用药也不正确,喷施存在问题,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发病前用保护剂,发病后用治疗剂,雨前保护剂,雨后治疗剂,但是很多朋友在选用药剂时,并不对症,所以就会产生,我打药了,但是没效果的情况;大多数果农并不了解农药混配的先后顺序,一般都是盛好水后,将几种农药随便加在一起,然后搅拌搅拌,再倒入打药机内,这并不是“二次稀释”!这样配出来的药,药效差,也容易产生药害;打药时,图快,水珠过大,大部分药剂都滴落了,留在树叶上的药剂很少,使得药效很差。目前已经到了苹果褐斑病的发生盛期,而后期雨水还是比较多的,大家务必抓紧时间用药控制病情蔓延,减少损失用药方案:50%喹啉铜倍+43%戊唑醇倍(或30%苯甲丙环唑倍)+磷酸二氢钾-倍,连续喷施2次,间隔7-10天左右。今年阴雨天多,晴天少,必要时加上3%硝钠胺鲜酯倍,促进果实膨大着色。也可以增加粘着剂2-倍液,延长药效。注意事项:喷完药后,不能就此放松,及时收听天气预报,以多雨多喷,没雨定时喷为原则,早上10点前,下午5-6点后喷药,每次间隔10-15天,尽量在雨前喷药,没有及时喷的,抓住停雨间隙及时补喷。喷雾时,做好全面,细致,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全部喷到,特别是树冠内膛和中下部叶片,保证果实和叶片充分着药,提高防治效果。病害发生后不能只重视喷药,而忽视了其他管理,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善果园环境,减少病菌侵染,保持树势强壮,全面提高树体抗病性1、采收后,及时进行清园,减少越冬病菌数量地面的落叶,是褐斑病侵染的主要来源,冬春季节,全面清除果园内外的带病落叶,再修剪掉枯死枝,病虫枝,枯枝等,集中烧毁或者结合翻耕深埋在地下,有效清除初侵染病源,降低后期发病。5-6月,病害零星发生时,病叶主要在树冠下部,及时摘除病叶,剪除有病叶的枝条,地面的落叶也要捡拾,全部带出园外烧毁,可以明显减少再侵染病菌,减轻发病,减少落叶。2、合理施肥,及时浇水排水,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多施用有机肥,在此基础上,还要按照苹果的需肥特性配方施肥。苹果落叶前,大量施用有机肥,再配合复合肥,1千克果2千克肥,复合肥的量要占到全年的60%以上;开花前,每株追施复合肥0.25-0.5千克,补充树体营养,保证后期较高的坐果率;果实膨大期,需肥量比较大,增施磷钾肥,促进果实膨大。除此之外,合理浇水,灌溉条件差的可以覆膜或者行间种白三叶草;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根据土壤干旱情况及时,合理浇水;雨水多的时候,及时排水,特别是地势低的果园,在雨前就要提前挖好排水沟,方便排水,做到雨停田干,降低果园湿度,减轻或避免病害发生。3、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及时修剪,平衡树势新建果园时,除了要选用抗病品种外,还要注意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每亩控制数量在40-60株,如果田间密度过大,可以分次隔株移栽,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合理疏果,保持负载合理。提倡四季修剪,特别是冬春修剪要特别加强,去除和修剪掉不利于树体生长的枝条,同时减少营养消耗,拉大层间距,保持阳光和风正常进入,降低湿度,减少侵染。总结:根据天气预报,后面这半个月,还有7-8天的降雨,对于苹果褐斑病来说,防治难度比较大,所以果农应该抓住雨停的时间,及时用药进行控制,避免造成更大范围发生。总的来说,还是要未雨绸缪,加强防治意识,以预防为主,主动出击,提前用药。发病后,也不能只依靠化学防治,还要结合农业措施,多方面综合防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zyzlrxy/59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