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产妇乳腺炎 >> 正文 >> 正文

哺乳涨奶,堵奶,乳头破裂乳腺炎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20-9-19

母乳喂养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涨奶,堵奶,乳头破裂和乳腺炎可能是最常见最烦心的问题了。除了妈妈们自身不适和疼痛,乳房和乳头的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口粮。对于这母乳喂养4大常见问题,如何防范?如何应对?如何护理?

1

-涨奶-

哺乳妈妈几乎都会遇到涨奶的问题,特别是宝妈生完孩子后,因体内激素的改变会造成生理性乳涨。很多宝妈在产后48~72个小时内,没能及时喂奶或喂奶间隔过长,都会导致涨奶的情况发生。而且产后的前三天是哺乳的黄金期,在这期间哺乳不仅能有效疏通宝妈的乳腺,还有利于宝宝摄入到营养且含有丰富免疫球蛋白的初乳~所以,缓解刚生产后的涨奶之痛,需记住六字真言:早开奶!早哺乳!

在护理上,有涨奶问题的妈妈,可以在哺乳前用热毛巾或者热敷包进行热敷,而在哺乳后则可以进行冷敷缓解不适。部分妈妈在哺乳后仍感觉饱涨不适,那偶尔也可以尝试哺乳后泵出一些母乳来缓解不适。但是,这样的操作不建议常规进行,因为这么做会进一步刺激母乳分泌,从而妨碍供需平衡的建立。

另外,不论是否有涨奶问题,哺乳期都应选择松紧合适,且支撑力好的哺乳内衣。

2

-堵奶-

母乳喂养期间,如果乳房摸到硬块,有时可能还有疼痛感,那么可能是堵奶了。堵奶的原因各有各的奇葩:饮食油腻,乳汁太过粘稠,流动不畅,容易堵奶;宝宝错误的衔乳方式,导致乳汁产生的多,但是排出的少,供需失衡,也容易堵;喂养不规律,“进水口”的水都快放满了,但是“出水口”不及时排出,也会堵;内衣过紧,或者是外力压迫,把输送乳汁的管道压住了,也会堵奶。

确认衔乳姿势正确之后,在喂养方式上应该注意:

1.尽量频繁哺乳,尤其对有硬块的一侧。

2.尝试不同的哺乳姿势,更加有效的排空乳房。

3.哺乳前,进行短时间的热敷(不超过3-5分钟)和轻柔的按摩,促进排乳。

4.哺乳时,可以继续轻柔按摩乳房(比如轻柔的由乳房向乳头方向推抚),对硬块部位也可以轻柔的按摩。

5.哺乳结束后,继续手动泵乳,做到最大限度的乳房排空。

6.哺乳结束后,可以冷敷缓解疼痛和不适。如果疼痛难忍,也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

3

-乳头破裂-

乳头皲裂是哺乳期常见病之一。轻者仅乳头表面出现裂口,重者局部渗液渗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形成小溃疡,处理不当又极易引起乳痈。特别是哺乳时往往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觉,令患者坐卧不安,极为痛苦。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孩子在吸乳时咬伤乳头,或是其他损伤而引起。

当哺乳期遭遇乳头疼痛和破裂,除了御众堂乳头生肌油之外,常规的应对和护理方法还有:

1.每次哺乳时,从不那么痛的一侧开始。

2.尽量保持放松,比如深呼吸,放松肩膀,避免耸肩紧绷的状态。

3.宝宝衔乳前,先稍稍按摩乳房,排出一些乳汁,在奶阵开始之后再让宝宝开始吮吸。

4.喂养过程中保护乳头。比如中断宝宝吮吸时,不要直接将乳头从吮吸状态下拔出,而是用手指轻轻放进宝宝的嘴角,再退出.

5.宝宝停止有效吮吸了,只是浅浅吮吸,并没有吞咽的动作,应及时换侧哺乳或停止哺乳。避免长时间的无效吮吸。

6.每次哺乳结束后,可以稍稍挤一些剩余的乳汁,涂抹在乳晕和乳头区域。同时,哺乳之后稍稍过一小会再穿上哺乳内衣,让乳头稍稍通风透气。

7.使用防溢乳胸垫的话,应及时更换保持干爽。

8.选择舒适的哺乳内衣。

9.不要用含皂质的沐浴液或者肥皂清洗乳头。部分婴儿沐浴液不含皂质,妈妈们可以尝试;或者直接清水冲洗即可。

4

-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妈妈的常见、多发病,一旦出现了乳房硬块、红肿,如果不加以控制,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引发化脓,产妇会承受更大的痛苦。所以及时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图源:Shutterstock)

哺乳期遭遇乳腺炎,可以说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考验。在护理上,应保证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液体摄入。如果条件许可,哺乳妈妈尽可能多多卧床休息,让家人帮助带孩子以及分担家务。如果按摩乳房,应注意动作轻柔。

为了预防乳腺炎,应注意保护乳头,及时正确处理乳管堵塞,乳头破裂等问题。保证乳房的及时排空(比如长时间无法亲喂哺乳时,那么应该想办法按时泵乳排空乳房)以及避免压迫乳房(比如注意选择合舒适合身的内衣和文胸,避免俯卧位睡觉)。

对于涨奶,堵奶,乳头破裂和乳腺炎的应对和预防,我们要记住:衔乳正确,及时排空,哺乳前热敷,哺乳后冷敷,继续哺乳,动作轻柔,舒适合身内衣,保证休息。

随手转发,让我们一起关爱妈妈健康,呵护宝宝成长.

了解更多的备孕,孕期,产后恢复育儿等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cfrxy/5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