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答应大家的喂奶攻略终于来了,你们的咪咪还好吗T_T
大家都知道筑妈是个技术党,怀孕时就潜心研究西尔斯、麦考夫、松田道雄等育儿大神的著作,产后还找了一家提倡科学理念的月子会所坐月子。尽管做了这么多准备,我当妈的第一个月仍然过得屁滚尿流,罪魁祸首就是乳,腺,炎。
由于我妈当年生完我就没奶,我一直担心自己奶水不够,娃一落地就按照医生指示让他拼命吮吸,两小时喂一顿、一顿喂40分钟,娃吃饱以后再用吸奶器泵出一些奶存着,唯恐下一顿不够吃。我自己大量补充水分,月子会所提供的下奶茶当水喝,一心想把自己变成奶牛。
头两天我的奶量勉强满足孩子需求,夜里还要加一顿奶粉,到第三天我的咪咪突然像气球一样胀起来,里面全是硬块,一碰就疼。娃吃得满头大汗咪咪仍然胀痛难忍,我只好继续用吸奶器把残存的奶块排空,但每次排空不到一个小时又胀满了。
整整一周我都在不断地喂奶——泵奶——喂奶,奶越下越多,每天喂完娃还能泵出将近一公升,没几天月子会所的冰箱就不够放了,又分给其他妈妈。我每天夜里都要胀醒好几次,醒来发现床单漏湿一大片,而咪咪仍然硬如铁石。产后第七天,我第一次遭遇急性乳腺炎,烧到40度。
我拖着沉痛(又沉又痛)医院拍彩超、抽血化验,医生就一句话:尽量排空。月子会所的护士给我通乳,一双铁钳似的大手抓着咪咪又捏又挤,我疼得差点晕过去,孩子爹都扭头不敢看。好不容易把硬块挤干净,过几天又堵上了,又是发烧、通乳,简直像一场噩梦。
我忍无可忍,奋起自救,上网查有关哺乳和乳腺炎的各种医学研究,又找有经验的妈妈请教,常见的通乳方法几乎全都试过。折腾了一个多月,经历多次胀奶、堵奶、高烧,终于成功实现供需平衡,奶量稳定,奶管畅通,出奶如泉涌,夜里不滴漏,从此和娃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一头健康又多产的奶牛,首先要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生产和分泌乳汁。
泌乳原理如何提高产量我们的大脑从孕期就开始分泌催乳素(prolactin),但由于高水平孕酮和雌激素的抑制,咪咪不会产生强烈的泌乳反应。胎盘娩出后,体内的孕酮和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而催乳素持续升高,促使乳房泌乳,通常在产后2-3天达到高峰。
产后初期的泌乳反应主要由大脑分泌激素控制,所以很多新妈妈看到宝宝或者想到宝宝就会“漏奶”。在这个阶段,想提高产量就尽量和宝宝在一起,让宝宝的小脸、气味和声音充分刺激你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催乳素。我生产当天就采取母婴同室,整个月子期间从未和宝宝分开过,这是造成奶量汹涌的第一个原因。
过一段时间,泌乳会变成咪咪自身的一种条件反应,一旦乳房排空就会生产新的乳汁来补充,涨满时便会减产。此时妈妈想提高产量应让宝宝充分吮吸,每次尽量把两边都吸空,夜间也不能松懈,促使咪咪加大马力产奶。我当时因为堵奶,频繁使用吸奶器排空,于是造成产量持续上升,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多补充水分、饮食营养均衡也有利于增加产奶量。
乳腺炎再来看乳腺炎的问题。我们的咪咪在哺乳期内部结构是这样的:
一团团的黄色组织是乳腺叶,由乳腺泡(alveoli)组成。当我们给宝宝喂奶时,乳腺泡会用血液中的养分制造乳汁,同时乳腺泡周围的平滑肌收缩,把乳汁挤进乳管,再经由乳管和乳管窦输送到乳头上的出口——乳管孔,最终被宝宝吸进嘴里。
如果乳汁没有及时排空,淤积在乳管中任何一段,都有可能滋生细菌,进而感染乳房组织,引起高烧,这就是乳腺炎。生病的咪咪是这样的:乳腺炎的预防知道乳腺炎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就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预防。
1,注意饮食均衡,高盐和无盐饮食都可能造成乳管堵塞;不要喝太多荤汤,荤汤中脂肪含量高,会造成乳汁油腻,也容易淤堵。
2,多让宝宝吮吸,产后初期应2-3小时吮吸一次,如果宝宝睡着了要把宝宝叫醒吃奶,否则妈妈的咪咪无法及时排空,会影响宝宝的口粮。
3,保持心情愉快,以免影响大脑分泌激素,咪咪内部组织收不到激素信号就无法有力推动乳汁,造成淤堵。
4,保持乳管孔畅通,乳头上出现乳痂、水泡要及时处理,避免乳汁被堵在出口处,筑妈自己就曾经因为一个水泡发了三天高烧。
乳腺炎的治疗万一出现乳腺炎,初期最好的办法是坚持喂奶,尽快把淤积吸通。另一个办法是在胸部涂一点食用橄榄油,从淤积后部向乳头方向推,排出积奶。热水淋浴也有助于排出乳汁。
卷心菜叶大法筑妈也试过,并没有什么卵用,必须排空淤积的乳汁炎症才会消退,无论卷心菜还是大白菜都只能起到冷敷镇痛的作用。
如果自行治疗无效,高烧持续不退,妈妈就要停止哺乳,去医院治疗,以免乳汁中出现脓液感染宝宝。
如果堵奶反复发生,可以服用卵磷脂让乳管畅通。乳管发炎后可能扭曲变形,造成同一位置反复淤积,平时可以轻柔按摩这个位置帮助排奶。让我们总结一下:均衡饮食,积极哺乳,多喝开水,保持清洁,心情愉快,做一个高产又健康的母乳妈咪。
信息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jxrxy/5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