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妈妈,
在小宝断奶后不久,
她发现乳头总是“破皮”,
觉着自己太忙,
她也没在意,
只是涂点药膏。
拖了大半年后,
终于,医院求诊,
拿到诊断结果的一刹那,
这个年轻的妈妈彻底崩溃了:
乳腺癌晚期!
二胎妈妈乳房老“破皮”
吴荷(化名)是一位二胎妈妈,大女儿3岁。
去年下半年,1岁的小儿子刚断了奶。一天,吴荷偶然发现右侧乳头出现破溃的症状,但是家里两个娃,实在走不开,想到哺乳时也有时会被宝宝咬破,就去药店买了药膏涂抹,伤口有时好一些,过一段时间又破了。
今年初,吴荷发现,乳房的形状变得怪怪的,右乳的下方有些凹陷,两边乳房不对称。而且,乳头还出现流水、渗液的症状。这下她有点慌了,来到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就诊。
一查是乳腺癌晚期!
该科叶主任检查发现,吴荷乳房内有一个肿块,但是“潜伏”很深不易发现,它不像常见的那种“外生性”生长,而是呈“地毯式”蔓延,肿瘤组织向周围组织侵犯。
进一步检查后,吴荷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拿到结果,才29岁的吴荷崩溃大哭。
考虑吴荷的肿块较大无法手术,叶主任先为她做了化疗,待肿块缩小后再做手术,之后根据其病情设计后期的放疗和靶向治疗方案。目前,吴荷的病情稳定。
27岁女子怀孕31周患导管癌!
无独有偶,27岁的王静(化名)备孕时,觉得乳房没有不适,就没到乳腺专科做常规乳房体检。
但当王静怀孕26周时,摸到胸部有硬块。“过来人”闺蜜告诉她,孕期乳房有些胀很正常,她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肿块越长越大,怀孕31周的她有点心慌,医院就诊。
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王静经穿刺确诊为导管癌(乳腺癌的一种)。医院乳腺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科专家经过讨论后,为她设计了治疗方案:先做化疗,胎儿出生后再做后续手术和治疗。
王静非常担心胎儿健康,叶主任告诉她,化疗药物对于这一阶段的胎儿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国内外相关随访资料显示,这一妊娠期间,经历化疗的孕妇生下的胎儿,与健康婴儿相比,没有明显异常。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年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发病率为45.29/10万,死亡约7万余例。
尤其是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患者中,有30%~40%可发展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20%。我国晚期乳腺癌诊疗形势非常严峻。
女性一定要重视这项检查!
很多人会把孕期乳房肿块当做自然现象,但如果肿块硬度大,而且逐渐增大,或者出现乳头出血时就要警惕乳腺癌的发生。如果早诊早治,孕期乳腺癌也可以有较好的预后。
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乳腺癌性肿块极易与乳腺炎或乳汁淤积混淆,即使常用的辅助检查也可能难以鉴别。所以,新妈妈们一旦如发现异常肿块,不要过分相信各种“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
乳头溢液、疼痛、乳房肿块
都可能是乳腺疾病的信号!
普通人群,35周岁以下的女性
可主要使用超声检查;
月经初潮早、绝经迟,
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
生育第一胎,
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病史的女性
都属于高危人群,
更要警惕乳腺癌!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建议:
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45~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70岁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除定期体检外,女性平时也可以进行自检。
月经正常的女性,自查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9~11天,这时比较容易发现病变,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检查。自检有三个方法: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花了10年时间随访分析了多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大家来对照结果自我测试下▼
健康的生活方式VS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规律运动
②控制体重
③每周饮酒不要超过3次
④不要口服避孕药
⑤5年内没有接受激素治疗
如果做到4种以上,请把自己划分到:健康生活小组
如果做到2-3种,请把自己划分到:中等健康生活小组
如果做到0-1种,请把自己划分到:不健康生活小组
研究发现:与健康生活小组相比,中等健康组的乳腺癌风险升高了25%,不健康组的乳腺癌风险升高了44%。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不同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做了区分,结果发现:无论遗传风险高还是低,好的生活方式都会对乳腺癌预防有正向的作用~即使是遗传风险高的女性,也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
大家一定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警惕乳腺疾病的信号!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联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jxrxy/5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