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乳腺炎,根据病期分为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lobularmastitis,GLM)是非哺乳期乳腺炎,也是慢性乳腺炎的一种,临床少见,超声无特征性;由于对其缺乏认识和经验不足,超声医师很容易误诊。
1.GLM于年由Kessler等首先报道,原因不明。
2.GLM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常见妊娠5年内,多见单侧受累,也可双侧发病。
3.常见症状:肿块起病,红肿疼痛,瘘管形成,红斑、发热和腋下淋巴结肿大。
4.发病机制:导管内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分泌物外渗,引起自身免疫性反应;口服避孕药;潜在的感染源;高泌乳素血症等。非细菌原因,与自身免疫有关。
5.病理改变:
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常呈多灶性分布、大小不等,中心为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或伴有微脓肿形成。
脂肪坏死、脓肿形成及纤维化会破坏乳腺的正常解剖结构,是慢性炎症末期的病理特征。
1.GLM的超声表现多变,与病理类型有关。
2.超声分型:
A、结节/肿块型:GLM的初期改变,US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肿块,易被误诊为B-ca;
B、片状低回声型:大片低回声区。
C、弥散型:多个低回声区,彼此之间由窦道相通。
注:三种类型可以互相转变,是不同时期的发展和转归。
3.US:乳腺病变+腋窝淋巴结增生性改变。
US鉴别诊断应该以临床治疗为重点
1.乳腺癌
2.浆细胞乳腺炎(主要)
3.结核、真菌、外伤性脂肪坏死
4.囊肿破裂、导管周围炎
5.异物性肉芽肿性炎
1.浆细胞乳腺炎以乳晕区导管和导管周围组织的慢性炎性变。
2.GLM是以乳腺周围的小叶为主的慢性炎性病变。
3.临床症状特征鉴别
慢性乳腺炎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治。
没有典型的红肿痛热,全身症状不明显。
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
肿块与皮肤粘连、不破溃,不易形成脓肿,也不易消散。
4.慢性乳腺炎一般超声表现:
局部腺体结构紊乱,边界不清,内呈实性低回声
多呈扁平不规则形,纵横比1
低回声区内中包含无回声区(小脓肿)
质地软,受压可变形
血量信号杂乱、增加
1.以手术为主,扩大手术范围,后续治疗;
2.细菌培养,针对性抗菌治疗;
3.分支杆菌感染,抗结核治疗。
非哺乳期乳腺肿块和疼痛
低回声、混合回声团块
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内部液性无回声区
窦道瘘管形成
腋窝淋巴结增生性改变
编辑梁羽责任编辑岳林先
岳林先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mxrxy/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