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1.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期妇女多发,产后2-4W由革兰阳性菌引起,分为化脓性与淤积性乳腺炎;
2.乳汁淤积性乳腺炎:乳汁积存于乳腺内,胀痛,体温中度升高,表面充血微红,轻压痛,吸出乳汁后炎症多消退;
3.慢性化脓性乳腺炎:炎症沿腺叶间组织从一小叶蔓延至另叶,形成数个脓肿,随着病程延长,脓液可在乳腺和胸大肌间松弛蜂窝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临床表现乳腺明显肿大,乳头外下压痛性肿块,皮肤发红、发热,液化完全时可触及波动性,可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同侧淋巴结肿大,质软椭圆背景效果
超声声像图
急性乳腺炎1.乳腺肿大:为早期病变,局部外区或中心区腺体增厚肿大。
2.乳腺肿块:大小不一,开始边缘不清,病灶呈类圆形,周边可有声晕。
3,病灶回声:腺体回声异常,乳腺结构与导管纹理紊乱,急性炎症早期出现不均匀低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明显压痛。或斑片状、团块状中强回声,脓肿形成时可见透声差的片状液性暗区。
4.病灶多沿乳腺导管扩散。
5.CDFI、PW:早期血流不丰富,RI在0.7左右,病情进展或脓肿前期病灶周围彩色血流丰富,与入关并行。粗细不等的血管进入病灶呈红蓝黄血流明显增多,动脉流速高于正常(38.8~19)/(12~7.8)cm/s,RI0.57~0.68.
部血流丰富。
慢性乳腺炎与脓肿1.患者以往有肿块或炎症病史,乳腺内肿块大小不一,压痛,病灶多于原发病灶处。
2.中跨不均匀低回声区,腔内有杂乱中、高或絮状回声,期间有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也行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
3.包块周边无包膜,边缘不规整,多层高低相间回声,形成厚薄不均一的“壁”。
4.血管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动脉低速、低阻,RI0.
乳汁淤积性乳腺炎1.乳管多形性扩张。
2.边界清楚、形态多样,圆形或椭圆形,2个或多个扩张的乳管融合囊内可残存隔膜呈花瓣样回声,后壁回声增强。
3.囊腔内寄存的乳汁呈点状、颗粒、云絮状或斑片状高回声,加压可飘动。
此类病例查看,请回复
超声技术与诊断
cs-zdx
娌荤枟鐧界枟鐧滈鐨勫鎿﹁嵂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鏈濂芥柟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mxrxy/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