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女性乳腺炎 >> 正文 >> 正文

宝贝一周岁了,你给我的幸福远超期望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20-11-6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0/5446757.html

本文作者:甜妈

前言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叫《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妈妈》,触动了我的内心。

每一位母亲都不简单,经历备孕、怀胎,生产的辛苦,可每个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努力呢?

努力的经过多次考验奔向你,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你家庭的重要组成。

与其说你赋予了孩子生命,倒不如说是孩子完整了你的人生。

孩子曾经都是天使,因为爱你,选择与你共度一段美好的旅程。

在这么一段短而乐的成长旅程里,孩子跟你是彼此的需要而又相对独立。

你承担对她养育的责任,她负责你生命的延续,就这样不离不弃的愉悦往后余生。

三年的坚持,苦不堪言

年3月,发现大姨妈延期有点久(虽然未婚时周期也长,但是不会超过2个月),去附近XX医院检查,诊断为Pcos-多囊卵巢综合症。

Pcos-多囊卵巢综合症: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医生开了3个月调理周期的药,实际上就是避孕药,当时傻不拉唧的遵医嘱服用了3个月,月经倒是如期而至,但是药停不下来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药是激素药,副作用大,便转战中医治疗,虽然了解中医药效时间长,身边刚好有朋友也在中医调理备孕,就医院,开始了每周取药的调理之路。

几个月过去并没有什么可见性效果,但还是继续坚持着,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医生,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年8月的一个清晨,有些不舒服,没太在意,上下班途中有些晕车,开始怀疑是不是怀孕,虽然可能性不大,毕竟大姨妈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打过照面了,尽管如此,还是鼓足勇气去买了几个试孕纸,回来一测,果然怀孕,心中自然是喜悦的,迫不及待的就转到省妇幼保健院复查。

医院官方结果宫内早孕,孕酮低,医生开了黄体酮,回家遵医嘱,就这样连续等到2个月,黄体酮也持续吃了两个月,去复查,孕酮值有明显改善,医生就没有继续开黄体酮了。我小心翼翼的问了下医生,医生却回复我,如果不放心就给我开一些保胎药,心想既然医生没有主动给我开药,应该是没有必要,是药三分毒,哪有谁会找药吃呢,就放心的回家等待下一次的产检。

年11月,也是怀孕的第三月,医院复查、建档,可B超却显示无心血管搏动,胎龄9周+,胎停了!

当时一万个不相信,医院复查,结果也只是让我再一次接受胎停的事实,瞬间泪奔。回家过了几天,我还是不死心,医院确认无果,这才绝望的进行了清宫手术,满怀希望后的失望让我体会的通透彻底。

在自我调节及家人的劝导下,这件事很快就放下了,然后完全放松的休息了几个月。

年3月19日,收拾好心情,经朋友介绍,又一次开始中药调理的心酸路,医院,看的是资历、口碑都非常好的姜XX老医生,奔着怀孕的目的去的。

跟婆婆(病友们对老医生的敬称)描述了我的情况,她首先是给我排查胎停原因,开始了内检,抽血等一系列的筛查,除了典型性的多囊外,还查出来巨细胞病毒(CMV)阳性,值挺高,表示近期感染。

▲巨细胞病毒检查结果

关于巨细胞病毒的病理简介就不在这里多做介绍,度娘写的很详细。孕期感染这种病毒会导致胎停或者新生儿出生时先天性感染,症状包括黄疸,智力低下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甚至会死亡。现在想想便也释然,如若真等到孩子先天感染,于我和我的家庭都将是一次难以承受的打击。

第二次排查还是抽血,查出来的结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也就是甲状腺分泌激素减少,虽然定量的值,都在指标范围内,但是婆婆还是以甲减判定,甲减会导致胎儿智力低下,对于备孕还是影响较大的。

接连两次的结果让我倍感压力,一是不知道后续的检查是否还会有新的病症,二是茫然已知的几种病症治愈期要多久。尽管如此,还是得听凭婆婆的治疗方案。

这期间看了《怀的上,生的下》,对医学上的东西倒没有获益很多,但是从一个一个的成功案例里找到了些许宽慰与自信。

在婆婆眼里,可能最麻烦是巨细胞病毒的治疗,因为定量检查的值必须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备孕,所以婆婆的方案是在治疗病毒的同时调整周期,先不备孕。医院,三个月复诊一次病毒,检查结果没有到指标范围就继续拿药、吃药、复诊,就这么周而复始的进行着。

起初的几个月有朋友为伴,看医生、拿药、煎药、吃药都一起,心理负担还不是很重,到15年的8月,朋友怀孕了,心里有些沮丧,沮丧于接下来的治疗变得形单影只,但同时也多了几分希望,希望于婆婆的医术值得信任。

没有此经历的大概会疑惑医院吧,这里普及下,大姨妈正常的周期是28天,中间又分为卵泡期,黄体期,排卵期和月经期,中医在复诊好转程度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周期情况开不同的药进行调整,在调整周期期间,婆婆要求每天坚持测基础体温来辅助判断,所以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拿起体温计放入口腔,三年来已成一种习惯。

与测体温一样三年如一日的另一件事就是中国式咖啡(中药),这个咖啡每个阶段的苦都不一样,前期苦的发麻,中期苦的酸中带腥,后期苦的发涩。有几次喝药喝到泪流满面,比药更苦的是看不到希望。

这里要给老公点个赞,一则,治疗期间,他担起了煎药的重任,从生活上推动我坚持;二则,他没有让家人催生的话语入我耳,从精神上帮助我放松。

然而,这一段伤神、伤心又伤钱的日子让我失去判断力,失去自信心,换来的只是一堆被写满的病例,一只被烧破的砂罐,一身浓浓的中药味,医院结算单,令我苦不堪言。

突然的惊喜,忐忑不安

年的10月是愉快的,十一假期,我们临时起意来了一次奔向贵州的自驾旅行,什么拿药吃药,什么促排备孕统统都先抛之脑后,卸下一身备孕的包袱,说走就走。

我们途径湖南岳阳,吃地道的湘菜,忆儿时的趣事;闲逛凤凰,看涓涓细水流长,赏少数民族风情;夜歇贵州,聊铜仁灯光灰暗,较城市贫富差强;游走苗寨,看千户吊楼耸立,感土著苗家习俗;停留长沙,观橘子洲领袖雕塑,吃火宫殿热辣美食。

途中风景美不胜收,心中更是豁达开朗,少了看病的疲惫及孕育的压力,多了心灵的自由及旅行的欢乐。趁着年轻,有时间有条件又有同伴的情况下,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逃离身边的纷扰繁琐,找一个美的地方玩上几天,暂时忘却生活的烦闷,净化一下自己,或许会让你用不一样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的、无谓的东西,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功利的、无聊的关系。

风景再美,终要离开,旅途再乐,终要结束。但是旅行的意义还在,虽是无形的,却是长久的。

回来后收拾好心情,按部就班的工作,循环往复的检查,该继续的还是得继续。老实说,一个星期的放任足以让人懈怠,不吃药的日子真的太舒服,有些想拒绝拿药,放弃就医了。

生活就是这样,不会什么都可遂人愿,即使再不情愿,也得坚持去做。

回家接着休息了一周,又挂上婆婆的号,单纯的只想再去取点药回来。按照流程,去见婆婆,她都会先搭下脉,记得婆婆搭完脉,淡定地叫我去抽血(验孕),因有了太多次去查血都是惘然的经历,固然对本次验孕也不抱希望,但在看婆婆期间,一向对婆婆言听计从的我还是急匆匆的去验血了。

等结果的时间并没有很长,因为没有期待。可是当看到结果的那一刹那,却尤为激动,对,是怀孕了!!!

第一时间拍检查单分享给老公,后来听老公说看到结果,激动到眼泪在眼眶打转。是呀,怀上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突然的惊喜,难免会忐忑,喜悦的同时也有担忧。担心是否跟之前一样空欢喜一场,担心接下来是否顺利到平安分娩。

我拿着结果给婆婆看,婆婆还是很淡定的开了药,只不过这一次是保胎的药。她老人家没有嘱咐,只是走的时候,婆婆助理冲我微微一笑(因为是常客,所以大家都成了老熟人)。

于我而言,本次旅行的意义不只是拓宽眼界,变迁心境,或是提升格局了。

因为它意味着本应顺理成章,而我却要用三年不间断的坚持才能得到的角色转换。

十月的期待,春暖花开

孕育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跟大多数孕妈一样,前三个月比较煎熬,头晕、呕吐等妊娠反应都要一一体会。我有别于他人的孕期症状还有头晕、头疼,每晚下班回家先睡一觉才能缓解。

每一次孕检都像在打怪兽、过关卡一样,跟备孕期的苦涩相比,这些虽然辛苦,却也幸福。

虽不是高龄,却也大龄,而且有流产史,所以每一次产检都按时进行,并且有些期待,期待听那个奇妙的马蹄声,稍稍有点不对劲就想去听听,只有这个声音还在才能放心。

前三个月在婆婆那里保胎,即使婆婆给我检查的已经很频繁了,我还是会在她安排的两次检查之间去看一次,因为不容易,必当倍加珍惜。记得12周NT检查,医生照了很久,嘴里嘟囔着看不到,叫我待会儿再看看,我紧张许久,换了台机器,换了个医生,检查顺利,这才舒了口气。

16周的时候转到省妇幼,一路经历唐筛、小排畸、糖筛、大排畸以及胎心监测等定期检查,期间只有在检查胎儿心率的时候有点波折,换医生,换仪器,换日期的来来回回四次,起初也是忧心到难眠,各种百度,各种同种案例搜索,好在顺利过关。

有同事问我胎动是什么感觉,我也没法描述,只告诉她是幸福的感觉。对,胎动真的很神奇,每一次胎动都是孩子与你的互动,既可爱又小调皮,让你惊讶,令你期盼。

现在回忆起那段有明显胎动的时光,有些怀念,还想再体验一把,嘻嘻······

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瘦真的好处多多,除了之前提到的PCOS外,瘦还能提高产检的准确率,这个领悟来源于我的两次B超检查,因为B超单上总会有个温馨提示:“由于肚皮脂肪层太厚,胎儿探测不清”o(╯□╰)o。

所以我呼吁,为了健康,还是要动起来,瘦下去,呃···虽然我没有动起来,但是我有一颗极度想要瘦下去的心。

一朝的分娩,幸福满满

也许每一个生命的降临都要经历一次涅槃。

年6月24日,是小宝的预产期,还没有要生的迹象,医院例行产检。B超显示小宝近8斤,脐带呈串珠样压迹(绕颈3圈以上),B超医生嘱咐一定要监测胎心。当时倒没有想脐带绕颈的严重性,一心琢磨小宝太大,顺产困难,剖腹还能减轻点痛苦。

到门诊监测胎心两次都没有通过,忽有忽无,门诊医生建议住院,心中既害怕又期盼,医院前已做好心理准备。于是和老公一起到住院部登记入院,一路上跟老公讨论是女儿还是儿子。

去登记入院的时候正值饭点,护士告知没有床位,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办理入院,老公说等办完入院,我们就出去大快朵颐的吃一顿(事实是连心心念念的一块西瓜都没能吃上)。

登记完入院信息后,开始进行程式化的入院检查,测体温,量血压等,护士在测血压过程中问我是否有心率不齐,我不以为然。

护士给我戴上入院手环,带我去医生办公室问诊,医生按程序给我监测胎心,胎心还是时而急促,时而消失,医生听着也着急起来(她表现出非常焦急紧张的样子),一边寻求其他专家医生的帮助,一边大声呼叫家属,办公室其他孕妇及家属见状也帮忙寻找家属。

那一份紧张的气氛让我不寒而栗,顿时不知所措,只听医生跟我说:“这里签个字,这里签个字”,也不知道签了些什么,估摸着是一些责任归属的协议,接着,我便由护士带去做术前准备了,老公继续留在办公室签署一些术中万一。

老公来找我的时候,我术前准备已经做完了,但是全身都在哆嗦。因为担忧,老公一旁安慰我说小宝不会有事(后来跟我说当时也好害怕),大概男人的担当就在于明明自己很紧张的时候,却要镇定的给身边人充分的安全感吧。

在问诊医生的紧张安排下,我被开了绿色通道快速推进产房手术(医院的顶级接生专家,还有新生儿心脏专家等等,因为问诊医生担心婴儿心率不齐会是心脏异常等病因)。

老公被安排去买手术用品,虽然待产包之前准备的非常充分,也抵不过临时需要(因当天只以为去检查,竟没带待产包)。所以在临产前的每一次产检,都备上入院的东西才是万全之策。

后来听老公说,他那时整个人都在颤抖(因为医生除了让他签署常规剖宫产手术事项外,还让他签署了婴儿心脏抢救手术病危通知),但依然冷静接听并解释家人们的问候电话,并按护士的指示紧急跑去楼下购买手术后用品。

局麻会让人保持意识清醒,虽然我眼睛被遮挡,但还是能看见一些人影,手术室医生挺多的,由于情况紧急,新生儿科的医生也在手术室待命。

记得接生的医生说完“一圈,两圈,三圈,绕的好紧啊,嗯~孩子是健康的,长的很秀气”之后,便是小宝清脆的第一声啼哭。那些待命的专家医生也都松了口气。

那一刻,泪流满面,有解脱,有感动。

接着听见小宝又哭了两次(估计是减肚脐和打疫苗),护士抱到我面前问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时,我哽咽了。

年6月24日14时13分,小宝与我结束十个月的合体,她平安健康地诞生了。

在手术室门口等候多时的老公,见到我们出来的那一刻,没忍住激动的泪水。我们只是觉得好幸运、好幸福、好兴奋。

后来回想,当时虽然没有见红、破水、宫缩腹痛等正常的分娩征兆,但是预产期的前两天,小宝在肚子里面格外活跃应该是一种暗示,暗示我她可能缺氧了,在这里提醒所有的初孕妈妈,要多留意孕期的一些细微变化,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是正常的分娩征兆的,即使孕期各项指标正常。

但就在小宝出生第9天,跟她洗澡的时候发现左边胳膊上起了个小脓包,伴有38.5的中烧。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都没任何经验,着实让人着急,但又不敢怠慢一分,熬过了晚上,医院。

医生诊断为细菌感染和肺炎,小小只便要扎针抽血、拍胸片,更令人心疼的是小宝还要全托式住院,期间不准家长探视,只可以每天送母乳,一周只能一次询问情况。

▲小宝全托式住院的地方

医院非常人性化地告知家长全托期间环境很好,有专人照顾(价格反映还是较高档,+/晚),还是有太多的不舍,不舍小宝跟我有片刻的分离,医院这个本该需要有人陪同的地方,更不舍她面临各种治疗或者检查,不舍的同时也有担忧,担忧她到底是不是肺炎,会不会很严重,加之当时家中气氛紧张,真要令人崩溃。

因不能探视也不能及时询问病情,医院送奶都会查看一下用药或者检查清单,想从清单里来探探小宝的病症。还好清单里除了三针头孢属于治疗,其他好像都是检查,情况还算乐观。

终于熬过了周末,老公赶紧去找医生询问小宝情况,结果很庆幸,小宝只是轻度肺炎,可以出院回家了。

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大概20多天的时候,我的右边乳房开始疼痛,还伴有发烧,不能忍受了,医院(省妇幼的乳腺科)看了看,医生按压了一下我的乳房,开了个查血象的单子,血象显示有炎症-乳腺炎,可能觉得情况还好吧,医院的美容科按摩,说回来如果继续发烧就自行去挂水(头孢)。

当时刚好老公有位同学会专业疏通乳腺,所以就回家找同学帮忙,同学按摩的那几天还算顺利,后来因同学有事便间隔了一天,然后就进入到了一个悲催得再也不想经历二次的疼痛期,原以为剖腹产排恶露已经很疼了,没想到乳腺疼痛感更强烈,翻身都会疼,疼到手托乳房然后弯腰移动,毫不夸张。同学再来帮我按时已经按不散了,按的过程中还会感觉寒冷,虽然高烧,但是没有感冒发烧那样难受,同学建议我去做个B超。

半夜实在扛不住,挂了妇幼急诊,连续三天头孢打完,依然没有好转,医院看。本想去同济、协和看看,但是一号难求,实在不敢继续拖,便临时挂号市妇幼,还是查血象,这次终于做了一次B超,B超显示乳腺脓肿,肿块4mm*4mm,医生告知肿块已较大,需入院治疗,于是各种百度乳腺脓肿治疗方案及手术过程:

1,原始方案是脓肿处切口,每天塞纱布进切口处把脓液吸出来,是每天都要换纱布,直到脓液吸干净,可是哺乳期会一直产奶,脓液吸干净会是何年何月呢,想想就够了;

2,改良方案是脓肿处切口,插入导管,引流脓液,可能疼痛是减轻了,但是有产奶的问题,就会有时间的问题。

真是崩溃无助、心力交瘁。既源于跟小宝分离几天的不舍,也源于对手术的害怕,想到乳房上即将要留下几道疤,就极度抗拒,难过之余,对中医燃起了一丝希望,挂了个XX中医院乳腺科最牛的医生,医院,医生流程化的开了验血单,我跟她说我刚查了血,她很不耐烦的跟我说:“你再磨叽,我给你开更多的检查”,虽然老龄医生,但是态度真跟婆婆没得比,等我血象结果出来找她看,她说只能住院手术了,接着又开其他的检查单,在她开单的间隙,我又询问了一些关于手术方面的问题,但一律被驳回,她的回答是:“我也搞不清楚,我不是神仙,预知不到你的这些问题”,不想听你问任何问题的赶脚,我花那么多的挂号费难道不是咨询的?无疑就是不替病人考虑的无良医生一枚了,真是生气。

决定好了手术的打算后,就直奔市妇幼乳腺科,幸运当日主任坐诊,帮我简单的看了看肿块大小,告知可以先穿刺试试,便安排入院了,医院生产的朋友说过这里环境跟服务意识都很好,入院后,果不其然,不仅病房干净整洁,而且从护士到医生,从女性到男性,说话都特别温柔,有被关爱的感觉,医院,连护士都是一副高高在上吊炸天的样子,还怪医患关系紧张。

更幸运的是,给我办理入院档案的是医术精湛、医德更赞的沈X医生(墙上的锦旗几乎都是送给他的,没错,年轻的男医生),了解完病情,便到手术室去穿刺取样化验,看到他取出穿刺针那一霎那,我怂了,因为针实在太长,毫不夸张,就像兽医手上的针一样,他估计看出来我的紧张,马上解释不是那个针,会换成平时输液用的针o(╯□╰)o。

▲第一针穿刺

虽然还是害怕,但也缓和了一些,他跟我一边聊天,一边娴熟的完成了穿刺,一大管脓液,我居然没有感觉到疼,可能是他动作轻,更可能是他成功的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也是在跟他的聊天中,让我更坚持选择穿刺而不手术,因他告知我的情况可以通过穿刺治愈,万一后面要手术也只是切小口,他说能不手术就保守治疗,能不大手术就小手术,这不正是站在患者角度行医的态度嘛~

穿刺持续2天后又开始陷入纠结,因科室主任帮我排好了手术,另一个医生跟我术前谈话,告知穿刺结果不理想,耗时长且不一定能够痊愈,与其到头来还是要手术,还不如现在就安排手术。内心摇摆不定的配合护士完成了术前准备,但经过再三考虑,就在护士通知我手术的时候,我拒绝了,还是想赌一把,穿刺就是时间长了一点而已,只要能够避免手术,给小宝留住口粮,时间都不是问题。

就这样熬过心理战,又开始与脓液拉时间战(只要产奶,奶液流到脓腔就会出现新的脓液),一边打消炎针,一边穿刺,10天下来,两个手背的针眼如同筛子一样,没有合适的地方了就打在手腕上,每天穿刺3针,乳房上也是蓝色的点点(穿刺点标记)跟针眼,中途要求留置针一次,但是没有起到作用,因为第二天就拆掉了。

所幸,大约一周后肿块慢慢变小,脓液也慢慢变少,成功的避免了一次手术。

医院二进二出,虽然承受了身体到心理的折磨,但是喜大过悲,回到家瞅一眼身边的小宝,幸福感又油然而生。

TIPS:

医院的熟客,有几点小贴士总结如下:

1,有病要积极治疗,不可讳疾忌医,时间耽误不起,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经济也耽误不起;

2,乐观、平和的对待病情,心态好对治疗好处多多,大压力对治疗本身就是一种阻碍,学会自我调节,首先不要自己给自己压力,其次要有一个为你阻挡压力的外援;

3,百度百科虽好用,能提供不少信息,但不可全信,它从轻症到重症描述的很详尽,而人总是条件反射性的记住最坏的,然后会造成心理负担,不利于康复;

4,生命在于运动,坚持锻炼,不为减肥,只为健康,在调节身体平衡的同时放松心情,健康饮食,健康作息;

5,选择医生时,医术高明固然重要,医德高尚更重要,不是所有年纪大的医生就可信赖,也不是所有年纪轻的医生就经验少,遇上一个无良医生是一场悲剧;

6,医生的建议只是建议,不是决议,可听但不全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不能为了追求病程短而忽略愈后对身体造成的其他影响,欲速则不达。

余生的操劳,乐此不疲

亲爱的小宝:

时光匆匆,转瞬你已周岁,与你共度的这一年时间里,妈妈是辛苦的,也是开心的,可以用“享受”一词来形容。

时而嗔怪时间过得太慢,希望你快快长大,可以自由奔跑于游乐场的各个角落,不再因为看大宝宝玩乐而手舞足蹈地追随,可以流畅表达自己的迫切需求,不再因为妈妈听不懂你的咿咿呀呀而焦躁大哭。

时而又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希望你对妈妈依赖的时间久一点,不,是妈妈对你的依赖久一点,再久一点。

喜欢你的双眼皮,喜欢你的大眼睛,喜欢你自带美颜的白嫩脸,喜欢你在我怀中吃奶,然后满足的睡着,偶尔还会梦笑的那种可爱;

喜欢你抱着我的脸猛啃,然后咯咯的大笑,期待我给你回应的那种调皮;

喜欢你听到熟悉的歌曲就非常有节奏的摇头晃脑,得到大家的表扬会给自个儿鼓掌的那种聪颖;

喜欢你睡醒后即使身边没人也不会大哭大闹,而是自行玩耍的乖巧······

太多太多的美好时光,都会令我情不自禁地回忆与暗喜,你带给我们的幸福远超曾经的期望。

一个月时,你除了吃就是睡,因为你还看不见周遭;

两个月时,你可以看到近距离的事物了,然后看爸爸妈妈的照片便成了你的日常;

三个月时,你开始有娴熟的眼神交流,有了互动,会有意识的对着逗你的人笑,还学到了一个新技能“抬头”;

四个月时,你非常快的适应了白天没有妈妈的陪伴(上班了);

五个月时,你学会了环顾家里的一些挂画,并能眼神告知大人说的物件;

六个月时,你虽喜好出门溜达却怕生,一个陌生人的眼神都会让你啼哭不止;

七个月时,你学会了叫“爸爸”,虽然不是下意识的,但已让你爸爸的幸福指数上了一个新高;

八个月时,你听到音乐就能摇头晃脑,扭屁股的动作真是可爱至极;

九个月时,你能准确的用手指出家里的好多家具、电器及摆设,并能非常清晰地叫“爸爸”;

十个月时,你学会了叫“妈妈”,学会了哼歌,虽然有些羞涩,但也能哼上小小的一段,也是这个月发现了你似乎有这方面的天赋,还学会了爬,尽管会的有点晚,这个月你看到开门就兴奋地手舞足蹈,于你而言,出去就意味着荡秋千,意味着看小朋友滑滑梯,总之,你是一个出去就高兴的小宝宝;

十一个月时,你可以自己去感受滑滑梯,坐坐木马,很是惬意,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可以免吃免睡,充分的诠释着废寝忘食,一回到家就变成小饿魔,小困虫,一刻都耽误不得。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你会给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把头贴靠在我们肩膀上,像个小大人一样,还要拍拍对方的后背;

现在一周岁了,你的认知越来越让人惊讶。会辨认几种常见的颜色和形状,会分辨不同音乐曲目,会精准地指出家人并还叫唤呢,不论是乳名还是学名或是爸爸妈妈对你的爱称,你都知道指向自己,自我意识增强了不少,会迅速反应接收到的指令,就连总是落后的大运动也追了上来,可以扶着沙发慢慢走动了。我想过不了多久,你便可以独立的迈出你人生第一步了吧。

你开始依赖妈妈,对妈妈表现出了分离焦虑,在你满周岁的前一周,毫无计划地决定给你断母乳,第一个夜晚你歇斯底里的哭闹,碎掉的是我的心,加油,宝贝儿,适应、习惯都需要过程,妈妈陪你慢慢来。

妈妈有时候会因为你的吵闹不耐烦,却不知道你的吵闹都是有原因的,或者困了,或者饿了,或者尿不湿该换了,又或者是生病了,你本是一个乖巧的宝宝,妈妈为自己的无知向你道歉。

现在你已然是一个大宝宝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专注,比如递给你带音乐的玩具,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nxrxy/56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