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乳腺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世界母乳喂养周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处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19-3-29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处理

①乳房充血肿胀及乳腺炎

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可预防乳房充血肿胀

哺乳期的女性患乳腺炎时应及时就诊乳腺外科,采取排空乳房、休息、镇痛等对症支持措施,必要时用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暂停乳房喂养,同时排空乳房。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以初产妇多见,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在产后3-4周。患者乳房肿胀疼痛、局部红肿、发热。还可出现寒战、高热,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治疗原则遵循消除感染、排空乳汁。可根据药敏反应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青霉素过敏时)治疗。应考虑抗生素对婴儿的影响。

②新生儿低血糖

早吸吮和早接触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无症状低血糖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有临床症状或血糖2.6mmol/L时可静脉输注葡萄糖;

高危新生儿生后1h内应监测血糖

常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目前多认为血糖2.6mmol/L时可诊断新生儿低血糖症。多无症状或出现非特异性症状。注意母亲患糖尿病时,婴儿可在出生后几小时出现症状。

③母乳相关性黄疸

母乳相关性黄疸婴儿不应中断母乳喂养

对于诊断明确的母乳相关性黄疸婴儿,当胆红素水平低于光疗界值时,不建议光疗和其他治疗;当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指征,允许母亲在婴儿光疗间歇进行母乳喂养及照顾;

对诊断明确的母乳相关性黄疸婴儿,若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可常规预防接种;

按需哺乳(频率≥8次/24h)有助于预防母乳相关性黄疸的发生

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因为母乳量少,热卡和液体摄入不足、排便延迟等导致的血清胆红素升高。母乳性黄疸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常出现在出生一周后。停止母乳喂养24-48小时黄疸可明显减轻。

④牛奶蛋白过敏

鼓励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应回避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并补充钙剂

欧洲胃肠营养肝病学会(ESPGAN)推荐母亲补钙量为~mg/d。

⑤母乳分泌不足

医护人员应帮助乳母分析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同时增强乳母坚持哺乳的信心

不推荐通过摄入过多液体(包括汤类食物)来增加母乳分泌量

母体应激、焦虑、疲劳、疾病和吸烟可减少乳汁生成量。而母亲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胰岛素抵抗、年龄偏大和婴儿出生体重较大可能和泌乳延迟有关。

本指南引用的一项半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过多补充液体不能提高母乳分泌量。

⑥婴儿体重增长不足

母乳喂养婴儿的体重增长不足时,应详尽分析母亲与婴儿双方的原因,必要时转诊至相关专科

⑦母乳的家庭贮存

母亲可将乳汁短期(72h)贮存于冰箱冷藏室(≤4℃),或将富余的乳汁长期(3个月)贮存于冰箱冷冻室(-18℃)

建议直接乳房喂养,需要时可泵出乳汁用奶瓶喂养,但不建议频繁泵乳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rxyzz/5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