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乳腺科门诊经常遇到解读乳腺超声报告的女性,她们面对“腋窝淋巴结长大”这几个字非常害怕,因为她们总以为腋窝淋巴结长大就是乳腺癌转移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彩超报告提示的腋窝淋巴结的长大,真的需要那么紧张吗?腋窝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人人都有,一般认为腋淋巴结总数在30-60个之间。(引自《乳腺疾病诊治(第2版)》)
(图片来源网络)
腋窝淋巴结多大算长大
我咨询了超声科医生,他们对于最大径超过1.0cm的淋巴结,通常会报“腋窝淋巴结长大”。
(双侧腋窝淋巴结长大)
那么,正常的腋窝淋巴结到底有多大呢?在这篇《腋窝正常淋巴结的高频超声的观察》中(引自《中国医药指南》年11月第9卷第32期~页),他们统计的正常腋窝淋巴结的最大直径在长轴上为5.5~33.4mm,短轴上为3.0mm~8.3mm,平均最大长径(23±4.6)mm,最大短径(6±2)mm。
腋窝淋巴结为什么会长大呢?
腋窝淋巴结接受来自手臂、胸壁和乳房的淋巴引流。腋窝淋巴结长大最常见原因是相应区域的感染。有些硅胶乳房假体可引起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引自UpToDate)。
(左侧哺乳期乳腺脓肿伴同侧腋窝淋巴结长大)
所以,乳房、胸壁或手臂上的感染,都可能引起腋窝淋巴结长大。乳房的恶性肿瘤也有可能(但并不是所有乳腺癌都会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而大家却总认为只有恶性肿瘤才会引起,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区。
那正常的腋窝淋巴结和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有什么区别呢?
正常淋巴结的超声描述
一般不描述
超声科医生说,如果他们看到的腋窝淋巴结结构正常,仅仅有长大(最大径>1.0cm),他们只会写一句“腋窝淋巴结长大”,或者加一句“皮髓质分界清”,一般不会做太多描述,因为它是正常的。
(皮髓质分界清楚的正常淋巴结)
异常淋巴结的超声描述淋巴结结构异常的描述,常常是皮髓质分界不清、或皮质增厚、或淋巴门结构消失等,看到这些,再结合同侧乳房内的异常,就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高度警惕。
从上述这张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患者右乳BI-RADS5类(参考阅读:《乳腺检查的BI-RADS分类是什么?》),说明超声医生在她的右侧乳房里看到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改变,而她右侧的腋窝淋巴结也发现多个长大,最大的淋巴结呈偏心性,皮髓质分界尚清。这样的描述提示,她很有可能是右侧乳腺癌并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最终病理证实了超声的判断。
PS:相比淋巴结的大小,其形态异常更有价值,比如淋巴结的短轴径增大、内部结构异常及血流情况等。
隐匿性乳腺癌
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占所有新诊断乳腺癌的0.1%~0.8%(引自UpToDate)。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腋窝淋巴结异常肿大,记住,是异常肿大,就是在超声上看到那些异常描述,但不论超声、钼靶或MRI,甚至最后切除乳房的标本上都没有发现异常。
所以,对于无法解释的腋窝淋巴结异常肿大的患者,需要通过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等方法,了解它的性质。
总结
1、对于超声报告没有特别描述的单纯腋窝淋巴结长大,无需紧张。
2、相应区域的感染,是腋窝淋巴结长大的最常见原因,而不是恶性肿瘤。
3、即使是乳腺癌,也不是都会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4、如果发现腋窝淋巴结结构异常,要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行腋窝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以免延误诊治。
推荐阅读哺乳期乳腺炎:如何预防
如何诊断
如何治疗
致病因素
反复高热不退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
哺乳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
穿刺后能不能哺乳
哺乳期乳腺脓肿“养成记”
脓肿穿刺引流
月子妈妈被迫回奶
解读哺乳期乳腺超声
母乳喂养相关:手挤奶的关键
乳管堵塞
乳房肿胀
积乳囊肿
减乳策略
排乳原理
催乳师(一)
催乳师(二)
月子中心
反复堵奶
孕期囤货
哺乳期营养
生理性乳胀
吸乳器使用
断奶与残乳:科学断乳
“残奶”人人有,避开智商税
我去“排残奶”
乳房保健相关科普:副乳
乳房痛
纤维腺瘤
乳腺囊肿
泌乳性腺瘤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钼靶
就诊需知
空芯针穿刺
孩子没乳房
BI-RADS分类
非哺乳期乳腺炎:案例一
案例二
病因
早发现
如何诊断
激素治疗注意事项
郑重声明:文末出现的任何广告(包括奶粉及母乳代用品),均为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rxyzz/5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