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性乳腺炎/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乳腺病,且发病率较低,是一种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病机制不同于一般乳腺炎或乳腺疾病。因其多伴有长期I型糖尿病病史,故又称为糖尿病性乳腺病,也可发生于无糖尿病者。
临床表现:
1??多见于20-40岁女性,可见男性。
2??乳腺肿块:局限性不规则、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无触压痛。(多位于外上象限,可单发或多发,50%双侧发病)大小差异大,5mm-60mm不等,常无腋下淋巴结肿大。
3??多伴有糖尿病史,多在患糖尿病后6-37年,多见于I型糖尿病。
乳腺超声:
??可发现单个或多个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多不伴后方声影。
乳腺钼靶:
??非对称性病变区密度增高影或密度不均匀、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大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通常无明确钙化表现及界限清楚的肿块是最重要的特点。
??淋巴细胞性乳腺炎的病理学特征依疾病的不同阶段而不同,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乳腺小叶显著萎缩甚至消失,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并透明变性,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并形成淋巴小结,间质中有大量上皮样成纤维细胞浸润,故又称为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
病理表现:
??乳腺小叶腺泡增生,小叶周围及小叶内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有的表现为乳腺小叶萎缩,甚至消失,大量的淋巴细胞取代乳腺小叶并形成淋巴滤泡,残存小叶导管周围也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表现为淋巴细胞性导管炎和小叶炎,伴有间质上皮样成纤维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并有玻璃样变性,最后乳腺小叶结构完全消失。瘢痕样纤维化及上皮细胞样成纤维细胞被认为是特征性镜下改变,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免疫组化学:免疫组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于乳腺小叶内、小叶周边及导管周围的淋巴细胞(主要是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
??由于淋巴细胞性乳腺炎疾病不同阶段病理学特征不同,其超声表现也不同。
该疾病应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癌、乳腺慢行炎症等相鉴别。明确诊断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治疗。
??温馨提示:积极控制血糖也是防止其他疾病发生的关键。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rxyzz/5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