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们怀孕时常听人说,“生孩子的疼痛难以忍耐”。
但产后才知道,原来乳腺炎也能让你痛到怀疑人生。
名人也不例外。
这么折磨人的乳腺炎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预防和治疗?快往下看,让你不再有“这么痛的领悟”。
0
1
哪些宝妈容易“中招”乳腺炎?
两类妈妈容易中招。一类是新手妈妈,还有一类是乳汁分泌过多。
哺乳期乳腺炎,多数发病较急,常见于产后一个月之内[1]。
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破溃,甚至可能出现全身的脓毒败血症[2]。
初产妇孕前多准备不充分,哺乳时皮肤耐受性较弱,缺乏哺乳经验,给婴儿吸奶时容易哺乳姿势不当。而乳头皮肤又很娇嫩,不当的哺乳姿势对其刺激较大,常导致破溃、裂口。
当婴儿吸吮乳头时,乳头因破溃引起剧痛,迫使妈妈们喂奶时间缩短,甚至不敢再让婴儿吸吮奶头。于是乳房不能排空,容易乳汁淤积,进而造成产后乳腺炎。
另外,宝妈如果奶水过多,宝宝经常吃不完,乳汁容易淤积,引起乳腺炎。
0
2
三步走,把好“预防”关
宝妈患上乳腺炎,自己和娃都实在太遭罪。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做好预防。
“护乳头、常排空、纠姿势”三步走起!
第一步,孕期提前做好乳头护理。
妈妈们于怀孕7个月开始,可以每天用洁净的温水轻轻擦洗乳头,增强皮肤的耐受力[3]。
如有乳头内陷,可在日常清洗时轻轻牵拉,方便日后婴儿吸吮。
此外,哺乳期女性要保护好双侧乳房,防止碰、撞、挤压造成损伤。建议穿戴松紧适宜的胸罩,防止乳房悬垂。此外,每次哺乳后应晾干乳头,避免乳头皲裂。
第二步,哺乳期要注意排空乳汁。
一般每3~4小时哺乳一次,有助于乳腺导管的排空,如乳汁过剩,婴儿不能吸尽,可用手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防止乳腺淤积,结成硬块。
第三步,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势。
保持婴儿的头部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婴儿吸吮时要让其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哺乳时,妈妈们要注意左右交替哺乳,完全排空乳房。
0
3
这些乳腺问题你得知道
发生急性乳腺炎,该怎么办呢?可以让催乳师催乳吗?治疗期间,还能喂奶吗?如何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发生急性乳腺炎怎么办?
急性乳腺炎,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至39-41度的高温。控制高热,我们主要还是针对病因的治疗:疏通乳管内积存的乳汁是最重要的,配合全身的抗炎治疗。
1、疏通乳管主要方法是通过热敷、揉动挤出积存的乳汁,或者热敷、揉动后用吸奶器吸出积存的乳汁。疏通乳汁是最重要的治疗,如果能快速通畅乳汁,体温可以迅速的下降。当然,在体温持续维持在41度的情况下,在家可以临时使用一次退热的药。但这个并不能维持很久,只要乳管没有疏通,体温很快还会上去的。2、抗炎治疗对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大于10.0x/L,建议静脉注射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量要足量,目前而言,普通的青霉素钠效果不好,可以使用更强一点的抗生素。如果超声提示已经发展到乳腺脓肿的程度,单独的抗生素使用是不够的。乳腺脓肿切开引流,同时配合静脉的抗生素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疗方式。3、停用抗生素后多久能继续哺乳?
停用抗生素后多久能给宝宝哺乳,是根据药物代谢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一般青霉素、头孢类的抗生素代谢时间是6-8小时,长的也就12小时。
所以,停用这类的抗生素,一般1-2天哺乳是没问题的。我能请通乳师通乳吗?很多朋友问我催乳师是不是可以帮助催乳,挤出乳汁?我个人建议,不管是催乳师还是自己,未形成脓肿前使用热敷、揉动、吸奶器,只要把积存的乳汁挤出来、吸出来,都是可以的。
在此要说一句,不要用“拔脓膏类”的药物表面敷贴,积存的乳汁从乳管吸出来是最好的。揉的时候会有疼痛,这个需要忍一忍的。脓肿形成后,是不能揉的,容易导致脓肿扩大范围。
乳腺炎还能再继续哺乳吗?
乳房局部刺痛、乳汁淤积等感染初期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可让宝宝每次吸吮干净淤积的乳汁,以更好的排空乳房,减少再次淤积的风险。
宝妈如出现乳腺脓肿,发生高热、全身乏力等症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暂停患病侧乳房的哺乳,使用另一侧乳房继续哺乳。
治疗期间,如果白细胞不高,没有使用抗生素,患侧的乳汁要通过吸奶器吸干净,健康侧的乳腺还是可以哺乳的。如果白细胞升高了,使用了静脉抗生素,一般就不建议哺乳了。因为部分抗生素并不能使用在儿童身上,比如青霉素过敏的妈妈,一般会使用氧氟沙星类的抗生素,而氧氟沙星类的抗生素对婴儿是不适用的。
预防急性乳腺炎,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再次划重点,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妈妈,预防急性乳腺炎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每次哺乳完毕,挤一下乳房,如果还有很多的母乳,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
2、注意乳头的清洁和婴儿口腔的清洁,用清水清洗乳头就可以。
3、发觉乳腺胀奶了,及时吸奶器吸出来。
4、平时注意自我检查乳腺,如果摸到硬的肿块,表面发烫,轻压有疼痛,要及时热敷、揉动促进积存的乳汁排出。越早干预,越容易排出积存的乳汁。
参考文献
[1]赵淑娟,李玲.急性乳腺炎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4(33):55-56.
[2]高毅玲.产后急性乳腺炎的预防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6):-.
[3]张黎黎,宋玉凤,陈鞠红.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治疗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10(1):87-88.
[4]宁平,刘泽宇,陈军,雷蕾,张勇,梁琦.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年4期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zyzlrxy/5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