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哺乳妈妈很怕堵奶,一旦发现乳房起了某个硬块,就会非常恐慌,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去按揉硬块,仿佛那个硬块就是一团泥做成的球体,施加压力,就会被我们碾碎,硬块就会不复存在,顺顺当当地消失。我们一直期待能把硬块“揉散”,于是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服务。
别这样!
乳房里的腺管腺泡,好像一串串葡萄,想象一下你抓一把葡萄,用力捏——葡萄会破,汁液会到处都是,很明显,按揉会让乳腺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避免堵奶,当然最重要的是——预防。堵奶的原因有不少,比如姿势不对导致乳汁转移差,配方奶添加以后孩子吃得少了,妈妈喂养间隔长了,睡过头了,等等情况,导致乳汁留在乳房比往常多,那么就可能淤积。有时候我们知道原因,有时候妈妈们也不一定清楚怎么淤积的,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做到的有:先确保含接姿势是舒适的。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姿势,只要用对了,都是好的。这个对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吃奶不痛,孩子又能获得足够。当然要科学判断怎么才算吃够了。相关阅读:
《干货实现正确含乳的方法》《老生常谈的哺乳姿势,你有没有更好的》《绝招,做好了哺乳就不疼》《都说按需喂养,我到底该啥时候喂奶?》同样地,姿势也可以让我们在出现乳汁淤积后有个应对方法。一般建议妈妈们多尝试,你可以在家摸索着,学习两种以上不同姿势备换,改变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这样:图片已获授权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奇怪的姿势,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妈妈把孩子放平,自己做一个平板支撑,把乳房整个呈漏斗状往下垂,利用重力的作用,孩子就能把乳汁更顺利地转移到肚子里,很多妈妈会发现,有的乳房硬块,突然就消失了。图片已获授权当然有些妈妈会反馈,啊,这个姿势好高难度,平板支撑吗?太难了。其实,并不需要这样标准的平板支撑。这姿势会有很多种变化,例如:把孩子放在桌上,尿布台上,妈妈身体前倾:图片来自王玥菲《我的母乳喂养书》短时间的喂一喂,也会有很大的作用。妈妈不需要长时间频繁使用这个姿势,这只不过是出现堵奶的时候,临时使用的急救姿势。而且,妈妈和孩子,就像时针和分针,乳房是固定点,孩子的身体可以在妈妈身体下方度旋转:(这个姿势中的妈妈和宝宝呈90度)··图片已获授权甚至可以这样:妈妈站在地上或躺在床上,宝宝放在床上,宝宝的头朝妈妈的腿,妈妈的头朝宝宝双腿的方向,母婴呈度,这都是可以的。妈妈和孩子谁躺谁趴都不重要,你们可以把这个游戏玩得更加有趣!图片已获授权当你堵奶了,又实在对手挤奶不得要领的时候,不要着急。你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做这个时钟的游戏,把宝宝放在你的乳房前,旋转,哺乳的时候,或者之前,双手轻轻拍打你的乳房,抖动抖动,有一些硬块,消失得不要太快哟!或者你也可以试试平板支撑,不失为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态的方法,出完一身汗,去洗个热水澡,喝喝水,再来哺乳,生活真美好!推荐阅读哺乳期乳腺炎:如何预防
如何诊断
如何治疗
致病因素
反复高热不退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哺乳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
穿刺后能不能哺乳
哺乳期乳腺脓肿“养成记”
脓肿穿刺引流
月子妈妈被迫回奶
解读哺乳期乳腺超声母乳喂养相关:手挤奶的关键
乳管堵塞
乳房肿胀
积乳囊肿
减乳策略
排乳原理
催乳师(一)
催乳师(二)
月子中心
反复堵奶
孕期囤货
哺乳期营养
生理性乳胀
吸乳器使用断奶与残乳:科学断乳
“残奶”人人有,避开智商税
我去“排残奶”乳房保健相关科普:副乳
乳房痛
纤维腺瘤
乳腺囊肿
泌乳性腺瘤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钼靶
就诊需知
空芯针穿刺
孩子没乳房
BI-RADS分类非哺乳期乳腺炎:案例一
案例二
病因
早发现
如何诊断
激素治疗注意事项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zyzlrxy/5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