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被公认为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建立。母乳喂养不仅能为母婴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诸多健康益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
哺乳期乳腺炎(1actationmastitis)是一种常见于哺乳期女性的乳腺炎性疾病,可发生于哺乳期的任何阶段。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或不伴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排乳不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形状为楔形或不规则形,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乳房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病变区域皮温升高,有压痛;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全身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I)乳头皲裂,多因哺乳时衔接姿势不正确造成;(2)乳房外伤,如乳房受压(包括胸罩压迫或汽车安全带的挤压等)、被婴幼儿踢伤、被用力按摩等使乳房局部受伤,组织水肿,局部压力增大;(3)因过度排空乳房造成乳汁过多;(4)哺乳间隔时间过长;(5)因婴儿疾病等导致的母婴分离;(6)母亲过度疲劳或严重的负向情绪影响;(7)婴儿腭裂或舌系带过短等导致含接困难;(8)既往乳腺炎病史。
哺乳期乳腺炎可遵医嘱进行相关处理,如乳房按摩,刺激泌乳反射,保持乳管通畅,减轻乳房肿胀此法适用于任何情况引起的乳汁淤积及导管堵塞,但在乳房严重水肿时应避免局部直接按摩,应该乳腺导管走行的其他无肿胀区域进行适当力度按摩,保持乳腺导管通畅,达到刺激泌乳反射的目的即可;也可使用吸奶器进行吸乳治疗,注意吸力要适度,吸乳时间不宜过长。使用吸乳器时,最重要的就是将吸乳护罩放置在正确的位置。此法适用于所有哺乳期患者,禁用于中央区严重水肿者,因吸乳护罩会压迫中央区加重局部水肿;或者遵医嘱进行其他药物治疗。
母亲在使用烟草、酒精和药物的情况下,母乳喂养仍然是大多数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但是HIV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可在婴儿出生后24h内给予特异性高效免疫球蛋白,继之以乙肝疫苗免疫后给予母乳喂养。若母亲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或携带者,足月产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早产儿需暂停母乳喂养。母亲正在接受同位素诊疗,或曾暴露于放射性物质,需待乳汁中放射性物质清除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如果从一开始就避免可能导致乳汁淤积的情况发生,哺乳期乳腺炎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产妇需应注意:采用正确的哺乳方式;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乳汁淤积都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切忌暴力排乳;每次排乳后以母乳或羊脂膏外涂,能效缓解乳头干燥疼痛,滋润肌肤;要充分有效的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愉悦的心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nxrxy/5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