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乳腺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解开乳房纤维腺瘤之谜会不会遗传能不能吃中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20-8-24

文章开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常识。如果谁要去看乳房疾病,请找普通外科,或者甲乳外科,不是妇产科!医院有专门乳房外科看乳房,医院普外科看乳房,总之妇产科医生得专业不看乳房!

纤维腺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较常发生在20~25岁的年轻女性身上。纤维腺瘤初期都较小,但生长颇快,当乳房纤维瘤直径长达3公分时生长会变得缓慢或停止生长。其形状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且较为隆突,扁平者较少。

乳房纤维瘤在很小的时候,生长快,大起来后生长会变慢,这是临床表现上,和乳腺癌不一样的地方,乳腺癌是越大生长越快。

乳房纤维瘤患者一般多在无意中发现,肿瘤大小从豆子大到橘子样大小不等,有时不只出现一个,触摸时有圆形、平滑、坚实的特性,类似大理石的质感,但表面不甚光滑,细触摸感觉有小结节状,有些则呈明显分叶状,多无压痛感,并可自由推动。

外科医生给病人乳房做体检,凭手上的感觉,基本就能够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这就是乳房纤维瘤。

纤维腺瘤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所致,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质和量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一般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尤其是小于30岁者,高发年龄是20岁~25岁,其次为25~30岁,当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此,纤维瘤在女性孕期生长会比较快。

雌激素与纤维腺瘤形成有关,过多地摄入含雌激素的食物、保健品或药物可能会加速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有些人,吃保健品,小心哦。

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研究证据表明纤维腺瘤会遗传,但是如果家族内饮食、生活习惯类似的话,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关于纤维腺瘤遗传异常的部分研究提示,纤维腺瘤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约12.5%的纤维腺瘤可能与TP53突变有关,PIK3CA突变也可能与纤维腺瘤形成相关,MED12突变可能是纤维腺瘤和子宫肌瘤(与雌激素刺激相关)发病的共同遗传基础。

自己摸是发现乳房纤维瘤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天天自摸。

最好的自摸时机在月经干净后3天。这个时候,许多和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肿块会消失。

医生的触诊,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手段。

B超能区别摸到的乳房肿块是纤维腺瘤还是小叶增生。乳房钼靶检查主要是检查肿块里面的钙化情况,年龄大者的纤维腺瘤可看到斑片状钙化或轮廓不规则的粗颗粒钙化,与乳腺癌的细小密集针尖样钙化不同。

乳房钼靶检查能够通过肿块内是不是有细小密集针尖样钙化来区别是乳房纤维瘤还是乳腺癌。

磁共振检查因为比较贵,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只有当乳腺B超、乳房钼靶诊断困难又不愿意手术活检时可以考虑。

症状典型的纤维腺瘤根据病史、医生触诊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乳腺B超、乳房钼靶、MRI等)可以下诊断。但是,乳房纤维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结果,也就是说要把肿块取出来切片化验,用显微镜看过确定是纤维腺瘤才算真正确诊。

乳房肿块穿刺活检是比较简单的方法,用穿刺针取几条组织化验,准确率达95%左右。手术完整切除后的病理检查,当然最准确。

乳腺纤维腺瘤到底是吃药治疗?还是需要手术?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药物可以逆转纤维腺瘤的形成和生长,药物治疗最多能减缓纤维腺瘤的生长。

任何人,只要号称他的药能够治好乳房纤维瘤的,都是骗子,不要信。在乳房纤维瘤的治疗上,骗人的中药或者中成药还是比较多的,大家要睁大眼睛。哪个中医如果说自己的中药能够消除乳房纤维瘤,那他肯定是骗子,不要上当。

因此手术切除是治疗纤维腺瘤的唯一有效方法,切除的肿块必须常规做病理检查。主要目的是,在没有拿到病理之前,你无法百分之百确认,自己患的是纤维瘤不是乳腺癌。

对于手术治疗乳房纤维瘤,目前,即使在外科学界也有很大的争议。

有些医生认为纤维腺瘤不会癌变,而手术会有切口疤痕,对女性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建议手术,这种观点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多见。

有文献报道,纤维腺瘤的恶变率,在3%-5%之间。但也有学者发表文章认为,单纯纤维腺瘤不会癌变。

不管纤维瘤会不会癌变,纤维腺瘤没有切下来做病理以前,你无法确认那肿块百分之百是纤维腺瘤。所以,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如果不想做手术,细针穿刺取活检病理是必须做的,病理确诊后,才能安心随访。

有时候,被认为是乳腺纤维瘤的肿块,手术还是需要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取得病理确诊不是乳腺癌。

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切口可以很小,疤痕可以隐藏在腋下而不被发现,还算美观。所以目前治疗纤维腺瘤的趋势是,手术指征在放宽,手术已经变得更加积极。

我认为纤维腺瘤直径达到2厘米,还是建议手术治疗。较小的纤维腺瘤可以选择随访观察。但如果肿块近期增大明显、形态改变或出现伴随症状,应及时手术。同时建议40岁左右乳腺癌高危年龄的患者近期发现的纤维腺瘤尽早手术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癌变。

我认识的一个外科医生的老婆,就是长期被老公认为是纤维腺瘤,没有手术。当时的文献上就是这么说的,可以随访观察。有一段时间,肿块突然增大,病理结果是乳腺癌,后来做了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一侧乳房,就没了。十多年过去了,人倒还好,但总是郁郁寡欢。从那时候开始,这位外科医生对纤维腺瘤患者的手术,比以前更积极了。

由于妊娠的雌激素增加,可使纤维腺瘤增大,所以在怀孕前或怀孕后发现的纤维腺瘤一般都应手术切除。但是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纤维腺瘤的位置和大小综合考虑,与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决定。

如果不想在怀孕前切除,最好孕前穿刺明确是纤维腺瘤,而且一定要密切观察,如果在妊娠期肿块生长速度加快,则要尽早切除。还是那句话,不割下来化验,你怎么知道那不是癌?

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大多数纤维腺瘤完整切除后不会复发。年轻患者可能会在其他部位或邻近原手术区发生一个或多个新的病灶。这种新长出来的肿瘤与你前一个肿瘤是不是切除没有关系,即使不切除,也还是会长的,那样就可能是多个肿瘤同时存在。

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有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当然,手术前要做好乳房癌手术的准备工作,在手术中,把切下来的肿块送冰冻切片,15分钟到20分钟后,就可以出结果。如果是良性,手术就可以结束了。如果是恶性,马上做相应的乳房癌手术。这个时候,手术医生就要有临场的决定能力。这个需要患者和家属,在手术开始之前的授权。一般医生都会谈好这一点。

纤维瘤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3~6月一次。一年以后,如情况良好可适当延长至半年至1年一次,连续查5年。

如果已经有多次手术而且病理都明确是纤维腺瘤,再发的肿块表现和前几次类似,一般恶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这种情况下肿瘤较小时可以随访观察。如果增大明显可以手术切除一批,剩余的小肿块继续观察。也就是说,不要求切得很干净。

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日常饮食,其实也没有很特别的地方。清淡饮食,尽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适量吃豆浆、牛奶,少吃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肉类,这些事健康生活都要做到的。有人说豆制品有类似雌激素的黄豆酮内物质,不能吃,其实,黄豆酮的作用及其轻微,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尽量不要吃含雌激素类的美容保健品。有些保健品会违规添加雌激素,我的意见是,女生吃保健品要非常慎重。

成年女生要每月定期乳房自检,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应坚持乳房自查,每月的月经干净后3天进行。

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到乳腺专科进行一次体检,4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请专科医生体检一次,正确对待乳腺疾病,不可讳疾忌医。不要害羞,虽然外科医生大多数是男人,但是在医生面前,乳房就是乳房而已,一般外科医生也不会耍流氓。

发现乳房有肿块后立即找乳腺专科医生检查,配合治疗。尽管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但也有意见认为,也有恶变的可能,特別是妊娠哺乳期间瘤体增长很快或年龄偏大,病程较长,或伴有乳腺增生或多次复发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变化。

有人会问,如何预防乳腺纤维腺瘤?事实上,没什么办法来预防。

生活规律,定期户外运动,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生活方式。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rxyzz/5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