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炎表现 >> 急性乳腺炎 >> 正文 >> 正文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

来源:乳腺炎表现 时间:2021-2-24

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如果女性朋友发现乳房乳腺有肿块要及时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虽然是良性病变,其发生癌变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乳腺良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因此对于导管内的病变我们应当重视。

单从病理学角度分析,乳腺导管上皮细胞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之相关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被认为有一定的癌变率,需要及早手术干预。而其他良性疾病,如纤维瘤、腺病、囊肿、乳腺炎等,则与乳腺癌无关。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头溢液和乳腺肿块,但是不是所有病例都那么典型的,也有很多不溢液,也摸不到肿块,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乳腺常规体检是应该的。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多种表现多种分型,二维超声诊断最重要的是找到肿块与导管的关系,判断扩张导管内部回声情况,对于没有明显导管扩张表现的肿块型乳头状瘤容易误诊,应仔细观察肿块形态、周围无回声包绕以及与导管走形的关系。2、对于乳腺病灶的诊断,血流新技术的使用非常重要,特别是SMI超微血流成像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诊断信心,其敏感度大大的超越传统CDFI,因此有此功能的超声设备建议常规使用。3、对于考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BI-RADS分类应4a类,虽然是良性病变,但是属于癌前病变,不建议分3类,若伴有沙粒样微钙化、肿块边界不清突破导管、高速高阻血流等应考虑癌变可能,其BI-RADS分类应提高。

来源:超人james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性学习平台,所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ndesi.com/jxrxy/56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